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七十多岁的老人家,面见皇帝是不用行礼的,所以不等他们拜下,已经被扶住。
“朕北伐,领军过境,实不想打扰百姓。”赵昰说道。
“陛下仁厚,我等小民无以为报,只凑了些许粮草,并出三千儿郎助阵,若是陛下需要民夫,尽管开口,真州上下无不愿意效劳。”百姓代表说道。
“多谢父老,拳拳之心,朕甚是感念。”赵昰道谢。
都是场面话,不过皇帝倒也看到了百姓的真情实意。
只能说,这么多年来努力没有白费。
因为真州的教训,皇帝补发了命令,不准各地通知百姓迎接欢送。
沿途各官无不扼腕叹息,只恨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拍马屁的机会。
皇帝需要拍马屁嘛?
根本不要的好吧。
当然,皇帝也不是埋头赶路而不问事的,路上遭遇百姓,让路是应该的,但若视官兵如虎狼的,那么地方官必然有问题。
官军军纪森严,军中有军纪巡查,地方也有监督的职责,按理说并不会惧怕官兵,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地方官虐待百姓。
皇帝不可能撸起袖子来一出为民除害的戏码的,但是一纸命令送去吏部、御史台是肯定的。
这是给臣子留一些体面,不然吏部、御史台甚至内阁都会感觉没法干。
有了皇帝的指示,朝廷上下肯定是一查到底,绝不会放过一个害民的官。
晓行夜宿,二月中旬,大军抵达了陈州边境。
这里是姜才元帅府所在,也是大军的后勤基地,同样是进攻发起点。
尽管皇帝明确表示不会干涉指挥,然而姜才还是召集诸将,向皇帝汇报进攻计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