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宋帝亲征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注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唱完,军兵又大喝道:“今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城墙上,赵昰看着前锋登船过江,不由笑道:“士气可用,此去必克服故都。”
“陛下亲临前线,诸军岂不死战?”李庭芝说道:“只忘陛下以社稷为重,莫要涉险。”
“首辅放心,朕不会弄险。”赵昰应下。
这时,皇太后杨氏带着皇后刘氏登上了城墙。
“娘娘如何来了?”赵昰道。
“给你送些夏天的衣裳。”杨氏从刘氏手中接过衣箱,道:“如今已经是二月,想来夏天必定在外,先带几件短衣。”
赵昰示意文佛生收下,道:“娘娘放心,说不得能够在中秋前回来。”
“希望如此。”杨氏仔细打量着赵昰一阵,又道:“一眨眼,陛下已经如此英武不凡了。”
“还不是娘娘生的好。”皇帝这话一出,大家都笑。
闲话说完,中军准备出发。
赵昰对杨氏拜了拜,道:“娘娘保重,待孩儿送回捷报。”
杨氏摆手,道:“去吧,朝政为娘替你看着,勿要担心。”
“孩儿去了。”赵昰起身。
诸臣拜下,道:“恭送陛下,望陛下旗开得胜,早日克服故都。”
赵昰说道:“朝中大小事,皆付于卿等,有劳了。”
众人回道:“臣分内之事,必不负陛下所托。”
“诸事繁杂,诸卿请回。”赵昰转身下楼。
城下,中军三千将士拜下,道:“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赵昰待大家起来,道:“此去,拿下开封,恢复故都!”
“拿下开封~恢复故都~”众军齐喝三声,同时停下。
“出发~”赵昰翻身上马,带头往城外走去。
“出发~”各传令兵、将官的呼喝中,全军次第开拔。
中军三千,是全军装备最好的单位。
两千火枪手,全部是燧发线膛枪,一千掷弹手,腰间挂着的是拳头大的铁疙瘩。
手雷,正儿八经的手雷。
拉发,无视天时地理,甭管是刮风下雨都可以用。
当然,因为工艺的原因,硝化棉和硝酸汞的产量并不大,只有皇帝中军才配备,但是假以时日,必然是全军普及。
不一刻,全军到了江边码头,大家次第上船。
这船是全新设计的,体型更加修长,只有前后装炮,下面却有十八对桨,官方名快桨,民间曰蜈蚣船。
只因为皇帝在船上,水手们并不敢使出全力来,免得出现危险。
“若是全速划船都有危险,朕就要问你们怎么训练的了!来啊,全速前进!”赵昰喝道。
“陛下令,全速前进!”
“全速前进!”
将官呼喝中,水手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船倏地往前一蹿。
文佛生一个不备,往后仰去,幸好赵昰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否则就要跌一跤。
“多谢陛下。”文佛生心有余悸地说道:“若非陛下搭救,只怕要落水。”
赵昰笑道:“不至于,而且就算落水,也能把伱捞上来。”
落水是不可能的,左近都有亲卫,不可能让皇帝的随从落水。
文道生年纪大了,外放地方,做了倭国总督府书记,文佛生恰好及冠,便来接班。
朝野内外无不说文相公恩宠之深,然而却没有人说不应该。
当然,李庭芝陈宜中等人也想这样,奈何他们的儿子都太大,各自外放为官,不适合做皇帝亲随了。
徒呼奈何。
过了江,大军于真州登陆。
想当初,元军围攻扬州,真州也算是战区,被打的七零八落,如今,真州已经没了战火的痕迹。
因为皇帝提前下了命令,真州大小官员不敢来迎接,但是他们却想了个变通——通知百姓,皇帝过境。
所以,道路两侧密密麻麻的人,更有几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家当道而立。
“陛下,都是年过七旬的,如何处置?”亲卫团长陆铭问道。
“请过来叙话。”皇帝无可奈何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