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处宋军数量相差仿佛,火炮也是一样,渡河难度一样,诸位可有想法?”李恒问道。
“元帅,尽起大军杀过去便是,再令也的迷失杀出来,里应外合,必破宋军。”千户昔里罕大大咧咧地说道。
他本来是万户,只因为被宋军突袭而丢了淮安降职。
有勇无谋之辈,李恒并不在意他的意见,看向了旁的人。
都低着头不说话。
昔里罕说的轻巧,其实过河可不容易,水中阻力大,行动迟缓,别看只有二十多丈,足够宋军喝杯茶再开炮了。
而且上岸后阵型不整齐,或许逗不需要火枪手开枪,只要列队冲锋,就能把军兵赶回去。
“元帅。”角落里的孟祺轻声叫道,立刻吸引了众人得目光。
大家都认识这个参议,曾经被宋军俘虏又换回来的家伙,奉令和谈又谈了个寂寞的存在。
“我以为无需急于进攻。”孟祺说道。
李恒问道:“何解?”
“贪生怕死之辈,也配说话。”昔里罕不屑地冷哼,特别刺耳。
李恒瞪了他一眼,喝道:“滚出去!”
“元帅莫要被汉人骗了。”昔里罕丢下一句,起身走了。
“莫要在意这个莽夫。”李恒安慰了一句,又道:“详细说来。”
“不敢。”孟祺应道:“如今已是五月中旬,按理说早应该是阴雨连绵不绝,然而从三月至今,只下了一场雨而已。
下官以为,今年或是大旱之年。
若是如此,徐州便无积水之苦,以其积储,三两年难下,即便浍河不干,待到冬天时结冰,处处可过河,宋军便无法防守。”
“伱可能确定?”李恒问道。
孟祺回道:“下官只是推测,不能确定,或可寻访当地百姓知天时者询问。”
李恒沉吟片刻,下令道:“立刻寻访民间,若有能提佐证者,赏百金。”
悬赏很高,却没人敢接。
后世的天气预报尚且差错,何况凭经验呢?一旦说错了可是要死全家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