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229章 目标高丽

第229章 目标高丽

第229章 目标高丽

初一,初十,二十,月底最后一天,是皇帝给亲卫营讲课的日子,众军早早准备好,就等皇帝降临。

而国子监朱清带着几个学生坐在后面,备好了纸墨,准备把皇帝讲的内容记下来,如果合适的话就发到报纸上。

不一刻,皇帝走了进来。

脸上带笑,显得很愉快。

刚刚放了一天假,就接到了江北海师送回来的战利品,能够不愉快吗?

“拜见陛下。”诸人行礼。

“免礼。”赵昰开始讲课。

“诸位都知道,江北海师全歼鞑虏渤海湾海师,并炮击直沽口,期间,遭遇鞑虏火炮反击,两船受创,十二人阵亡,六人受伤。”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为什么提起了战报里的东西。

每战过后,主将都要书写战报递交朝廷,一是为了汇报情况,二是为了供同僚学习,这已经是宋军明文规定了。

“就在傍晚,江北水师送来了缴获——元军火炮五门,朕已经令人运来,诸位可一起观看。”

“陛下万岁!”众人立刻高呼。

朱清停了笔,对左右说道:“事关机密,莫要记载,待会一起去看看。”

“多谢祭酒。”太学生立刻放下了笔。

大炮这东西,大家都有耳闻,然而军队保密严格,亲眼看过的没几个,都是好奇的紧。

不一刻,亲卫来报,火炮已经运来,赵昰便带着大家出去看。

外及六寸粗,炮口却只及三寸,约莫六尺六长,纯铁铸造,外表十分粗糙。

“相比国朝同威力的大炮,此炮重两倍又五成,也就是说,国朝铸炮两门,元虏只得一门。

且江北海师有试验,其射程仅及国朝七成,准度亦差了太多,若非海师轻敌而太过接近,不至于有损伤。”赵昰说道。

这只是大概的数据,其实细节也有说道,比如元虏的火炮缺少瞄准装置、火药配比非最佳比例、火药未颗粒化、未定装等等。

火药有运气配了出来,火炮只要个思路,以元庭庞大的人、物储备也不难,但看似不起眼却对战斗力颇有帮助的细微处,没有长久使用经验是搞不出来的。

“诸位。”赵昰摸着大炮说道:“威者,武也,议者,度也,简而言之,以武力护制度。

亘古以来,中华恒强,是以八方来朝,以中华衣冠为美,以中华语言为贵,以中华礼仪为师。

只是唐末诸镇割据称雄,北虏趁机做大,先有契丹,后有女真,如今有蒙古,因此国朝威仪日益衰退,致使藩属离心,各国不朝。”

众人面面相觑一阵,不由交头接耳。

“陛下要对藩属国用兵?”

“海外多财富,并无不可,只是元虏未灭,不宜分散力量。”

“我倒觉得可击高丽,既可断元虏一臂,又可呼应山东。”

“只怕不容易,王昛那厮可是死心塌地的紧。”

“打就是了,枪炮之下岂有逆贼?”

赵昰听在耳里,笑在心里。

不得不说,这帮少年兵已经有了全局目光,当然,也可能是揣测圣意。

待众人恢复安静,赵昰继续说道:“如今国朝屡战屡胜,却未曾宣威于外,朕意,发兵击高丽!”

打下高丽大有好处,削弱了元庭不说,还可以以其为北伐后勤分基地。

狭义上的北伐当然是往元大都打,占据高丽可以和山东形成两路夹击之势,而广义上可没有尽头,理论上一直到北极圈都应该是元境,以高丽为出发基地会节约许多时间。

如今高丽出人出粮帮助元军打倭国,以后岂不出人出粮帮助宋国伐元国?

最主要的是,别看元庭有了火炮,却不可能给高丽,甚至连天雷都不会给,攻打的难度不会太大。

“臣请出战!”众人立刻拜下。

“尔等受训日久,已经到了上阵之时,静候枢密院调令。”赵昰说道。

“谢陛下!”众人拜谢。

就在皇帝借着给亲卫营上课的机会吹风时,胡风走进了高丽皇宫。

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拥立王建为王,立国高丽。

其时,中原藩镇割据,王建对中原王朝采取事大政策,天授六年使后梁,八年使后唐,然未称臣,十一年始以“权知高丽国诸军事”使后唐,十五年请封,翌年就被后唐册封为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上柱国、充大义军使、高丽国王,同时去天授年号,奉后唐正朔,正式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清泰二年(935年)合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