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天唐之下 > 第十七章 流言四起

第十七章 流言四起

风酒楼后院,叫来张小敬兄弟二人。

兄弟二人身材魁梧,看样子应该在二十岁上下。

“这位就是皇孙,是你们的主公,明白吗?”方绍义开口提醒。

张小敬反应很快,“拜见皇孙!”

张小年反应比张小敬慢半拍,但还是有模有样拜见李僴。

“你射术很好?”李僴开口。

张小敬似乎有些错愕,“皇孙如何得知?我射术确实过得去……”

在历史上。

奸相杨国忠在马嵬驿兵变之时就是被张小敬射杀。

当然。

后来的奸相杨国忠如今还没改名,仍为本名杨钊。

李僴握着张小敬的手,感慨道:“上苍偏爱于我,赐下张家兄弟为我所用,是我的荣幸,乃如虎添翼鱼入大海!我与尔等为昭昭大唐添砖加瓦,建功立业。”

张小敬神色局促之余,内心动容不已。

在长安城内,他见过的勋贵多如牛毛,只是那些勋贵从来不把他们这些贱民当人看待,更别说像皇孙一样礼贤下士,不嫌他兄弟二人是糙汉。

张小敬是个纯粹的汉子,当即涌现出要誓死为李僴效力的念头。

“幸得皇孙厚爱,我兄弟二人定不负你。”张小敬神色郑重。

用最简单的话语,说出最含分量的话。

李僴连说三个好字,让方绍义取来十贯钱,“张小敬,我听丈人说你母亲病重,你将这些钱取走为母治病。”

张小敬拒而不受。

十贯钱对兄弟二人是巨款,二人一年到头都挣不到十贯。

李僴执意让张小敬收下,“吾知尔兄弟二人之忠于吾也,然在为吾办事之前,宜先孝于母,此乃为人子之道也。”

张小敬感激不尽,再次拜谢李僴之后收下。

而后李僴让兄弟二人先回去为母治病,等事情了结之后再回来为他办事。

兄弟二人商量了会儿。

张小敬让张小年回去尽孝,而他则是为李僴办事。

李僴欣然应下。

“正好你跟我去一趟永宁坊。”

杜有邻的宅子就位于永宁坊,李僴需要尽快了解情况。

永宁坊。

杜有邻得知李僴来访,深感意外。

“是太子殿下让皇孙来的么?”杜有邻小心翼翼询问。

李僴不动声色,“先进去再说。”

面对李僴稍显霸道的语气,杜有邻心有戚戚然,女儿已经与太子和离,让他与未来国丈失之交臂。而且坊间那些流言他已经知悉,这正是他内心忧虑的来源。

二人落座。

“杜公,今日我冒昧来访,倒是有些突兀了。”李僴主动开口,并且询问杜良娣的近况。

杜有邻叹道:“皇孙不必客气,我家二娘已不是良娣,我已经听从太子吩咐辞官,如今不过是一介散人。”

李僴点点头。

而后他直入正题,道:“杜公可知长安坊间的流言?”

杜有邻脸色一苦,“如何能不知?这几日以来老夫心中惶恐,夜不能寐。”

“皇孙是为此事而来?”

李僴不置可否,道:“危险将至,杜公仍不知情。”

杜有邻脸色一白,连唇上的胡子都在发抖,“可是太子有旨意?”

“我,唉……”

“若是太子有令,老夫死不足惜。”

杜有邻默认李亨让李僴带来密令让他自尽,以免让这件事情连累东宫。

李僴:“……”

连昔日的老丈人都知道太子不靠谱,可见李亨有多战战兢兢。

“非也,我并非太子派来。”李僴说道。

杜有邻莫名松了口气。

李僴指尖敲了敲桌子,道:“京城流言乃柳勣散布,杜公若想保命,我可助你。”

“是他?!”杜有邻气得胡子乱颤。

“我早就让大娘跟柳勣和离,这竖子死活不肯,还求着老夫在太子那儿给他谋官!害得二娘与太子和离,甚至还在京城散布此等流言,欲害我杜家老小!”

有了韦坚案的前车之鉴,杜有邻如何能不怕?

轻则流放岭南,重则诛九族!

待到杜有邻骂完,方才意识到李僴声称可以救他。

人之将死,定会牢牢抓住救命稻草。

“请皇孙救我!”杜有邻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