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山河殇(大结局下)
当然,为以防不测,云羡书没忘往孚稽和汖陵各派了五百人的穆卫,虽然大难临头时,五百人无异杯水车薪顶不了什么事儿,但有总比没有强,何况穆卫虽是女子,亦算能敌男子的精兵强将,由她们护卫云玄瑶和二姐姐云芩书,云羡书也能安心去执行叔父的军令。
至于临海那边五姐姐云晏书和贺焯,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现在整个东靖的兵力,几乎已全部调派上,可相比北夏的大军,也不过犹如螳臂挡车。
即使之前早做了足够充分的,与北夏之间有一场恶战硬仗要打的心理准备,然面对如乌云压境般的北夏大军,要说完全没有一点恐惧也是不可能的。
云羡书行前,紧张到彻夜难眠,征平五年一月,北夏连克寿阳、勋城、硖石数县,现已于洛涧驻军,沿河布防,而北夏晁王也亲率了二十万骑兵抵近洛涧,只为全面大举南侵东靖,蓄势待发,倾力一击!
如此粗略估算,北夏临境之兵已达百万,光是洛涧一线就有至少七八十万,然前往洛涧迎敌的云俭、云礼,却仅有区区八万广府兵,东靖之对北夏,与其说是殊死相搏,倒不如说更像垂死挣扎。
战局的焦迫下,云羡书带着千余人游走在双方战场的缝隙中,所过之处眼见人心惶惶百姓四处逃难,可细究竟,巨大的战争如同滚滚车轮碾压过来时,普通人终归蝼蚁,又能往何处逃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云羡书到这时,才有了真正深切体会,虽明知生死一线,亦只能一往无前,早知今时,云羡书心中念头闪过,兴许当初嫁做人妇,人世缱绻一场,一麟半女膝下,得数岁欢愉,再慷慨赴死就能少些遗憾了吧?
念头闪过则罢,回望身后,天寒地冻的东靖大地烽烟四起,国之不存,身又何寄,既风雪携裹,霜冷长河,也唯剩热血可祭,这山河破碎的冰冷绝望了。
云羡书在洛河之东寻到云礼、云俭部,两人面对北夏的数十万大军没有冒然行动,正商议着如何对付晁王时,有从徐州来的穆卫带来云恭、云琰的消息。
徐州一线,在云恭、云琰的抵抗下,晁王手下将领派人劝降,为的是集中兵力对付广府兵,争取速战速决,云恭认为北夏兵力实在太强,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但他同时也心忧洛水战线的失守,征询云俭的意思。
云俭深知敌强我弱,云恭选择保守打法算不得错,然时局不利东靖危在旦夕,若徐州方面仅仅固守,最后只能是被敌人集中兵力各个歼灭,越是危急的时候,各路迎敌之军越需要配合作战,遂连夜传信让云恭趁北夏兵力尚未集结完成,主动出击,否则百万夏军,东靖绝难抵御,机会稍纵即逝,这可能是东靖唯一的一线生机。
云羡书再派穆卫回传消息,自己则留在广府兵营以应变,众人商议之下,云俭最终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夜渡洛涧,破敌军前哨!
执行计划的是原北宁军窦弘和征虏将军历易,他们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率五千精兵奔赴洛涧,洛涧的敌军前哨由前豫州刺史扼守,并早部署好了兵阵以防靖军的袭击,岂知历易等人不仅骁勇善战,更是同北夏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狠准快地以锐不可当之势迅速取得洛涧大捷,斩杀叛逃的前豫州刺史,令北夏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随后,紧随而上的靖军后续部队一鼓作气,断绝了北夏军渡河口岸,并对北夏发起了十余次攻击,杀敌上万人。
洛涧告捷,军心振奋,云俭和云礼引兵继续西行,水陆兼程,二月底至寿阳城东,与北夏军隔河对峙。
另一边云恭等也转守为攻,主动出击,与直抵彭城的两路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云恭在徐州虽然称不上大捷,总体还算是胜多负少,成功拖出了徐州一线的敌军兵力。
只是云家两路兵马和北夏都处于战况胶着状态,西线是否能守住就显得至关重要,北夏于西线攻克辰汉,由辰汉顺江东下,全靠荆州郇忡的十万兵马迎敌,在完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郇忡、郇玄应战的是源源不断东下的北夏船舰,处境十分艰难,好在郇氏经营荆襄多年,十万荆州将士誓死抵御,才保荆州不失。
四月,荆州战事发生变化,郇忡从北夏兵力的变动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他将自己的猜测通过穆卫传送给云俭,让云俭做好应变的准备,云羡书亲往荆州,以确定西线军情确实起了微妙的变故。
郇玄陪云羡书至前哨前沿,连续观测了三日,云羡书肯定了郇忡的看法,连夜返寿阳,一路昼夜兼行马都跑死了两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