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盛世慈光(重生)(上) > 第(48)章

第(48)章

心被暗中记恨,什么时候给你好看。

司礼内监也得了天授帝的嘱咐,对长乐王普及常识。

沐慈才知这时空,跪礼虽有,但只在正式场合才有九拜,平时都不需要跪拜。因为华夏传统文化中,古代都是席地屈膝而坐,也就是相对跪坐,很平等的互跪。

跪礼还没被草原蛮族发扬光大,没有把所有人都当做奴才那么变态,为了区分个上下尊卑而让低位者动不动就给高位者跪拜,甚至在辫子朝,老师上课是要给皇子跪下上课的。

在大幸朝,只需要在正式场合跪拜君王;在祭祀的时候跪拜天地、先祖,婚嫁跪拜高堂(父母),学生第一次拜老师……

平时都不用跪拜。

华夏的脊梁与膝盖,自古以来,就是直立于天地之间的。

这让沐慈比较满意,他是来自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也一贯宣扬公平。不爱跪人,也不喜欢叫人动不动跪他。便是天授帝,沐慈也没打算对他低头弯腰下跪。

不仅因为那皇帝对原九皇子,一个无辜的小孩子做的那些事,犯的那些错,已经不再值得他弯下膝盖。更因为他并不觉得天授帝有什么值得自己膜拜的品质----是皇帝又怎样?

……

王又伦很喜欢沐慈眉宇间的平静淡定,行动间的坦然从容。

但凡遭遇横祸屈辱的,少有不偏执阴郁,心理扭曲难伺候的,而面前的少年虽然性子寡淡,眉目却舒展平和,并不阴郁。

他心底松口气,自在了一些。

作为老师,他本来也可以受学生一礼的,但因为身份关系,他躬身回了半礼。

沐慈侧身受了。

一番见礼,双方落座。

沐慈身边伺候的人少,所以和顺去倒水,卫终很自觉,马上接过伺候的活,给两人奉了茶。

沐慈看一眼加盐加香料一锅煮的茶粥,对任何味道奇怪的东西,他是半点兴趣也没有的。卫终很有眼色,立即撤了那杯茶,改倒了一杯清水。

沐慈喝了一口清水,没有污染的水十分甘甜,让他神色缓和了一些。看在王又伦眼里,他立即脑补了一通----冷宫孤苦,大概无茶只有清水的凄惨,心里更添了一分心疼。

王又伦自己也换了一杯清水。

沐慈自然没错过王丞相的“体贴”,眼底有了一丝缓和。

卫终又给长乐王取了几本书,放在了书桌上。

王又伦压下惊讶神色,竟然只是一些蒙童的读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小心询问:“殿下都读过什么书?”

沐慈淡淡指那一叠书:“都没读过。”

王又伦心疼啊。

五岁小儿都读过《三字经》,至少会念几句诗了,而一个皇子长到十六岁头上,竟然没读过书?

王又伦又问:“认得多少个字?”

沐慈抿唇,不说话。这里的字是繁体,且与华国的古文字有一部分的不同。

王又伦立即以为他是不认字,冷宫只怕也无人教导他,不再询问,怕伤了这少年的自尊。心里真感觉到一阵难过。王又伦喉咙上下滚动几次,才勉强控制情绪,装作什么都没问的样子。

他想起天授帝请他来授课时,欲言又止的表情,语重心长地说:“正论(王又伦的字),朕亏欠九郎良多,你教导九郎的时候,要……耐心一些。”

还真的是,亏欠太多了啊。

沐慈脑域进化,尽管这破败的新身体才刚开始修习灵术,气感微弱,但他曾经灵术六级的底蕴还在,看人少有看不透的,早就发现王又伦一直在心疼他,事事处处都体贴,不伤及他的自尊心,心里受了这份好意的同时也有点疑惑----他们算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这个丞相对他哪里来的这么多温情?

难道能爬到丞相位置的,是天生心地善良的老好人不成?

王又伦取了一本《三字经》,打开书本正对着长乐王,自己反着看,用手逐字逐句开始指读:“人之初,性本善。”怕长乐王记不住,又指读了几遍,像对待家中刚三岁的小孙子。

沐慈的脸上的淡漠松动了一些,他伸出手指,逐字开始往下指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朗朗上口,并不像没读过的人,一直指到,“养不教,父之过……”

沐慈才收回嘴角的一丝温柔笑影,回复了面无表情,收回手指不再继续往下读。

卫终微不可查皱了眉头----长乐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