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

第十二章 进入角色

顶上清理羽毛。

我吹了一声口哨,它闻讯展翅飞来,停在我的左臂上。

我抚摸它的头,亲热一下,主人不能保证你的食物,还要让你自己出城去寻找,对不住了!再摸摸它的食囊,饱饱的!

不久,亲卫兵们提着铜钱陆续回来了,个个笑逐颜开,走进营帐,坐到毡毯上,一遍又一遍的数着铜钱,好像多数一边会变多似的。

先按老军饷发放(时间来不赢,过后再补)。

韩丰、王密三千钱,万里、田武和王俭一千二百钱,张奉、张思卿、韩段、张成、吴开、李江、曹军、马林、蒯东、耿飚和曹珲有八百钱,桂平、牛威、许浩、龚豪和刘双等为六百钱,其他义从五百钱。

假军侯及以上的军饷和普通士卒的差别很大,怪不得人人都想上阵杀敌。

升官发财!

韩丰、张成和韩段把我的军饷也背回来了,一万四千钱!十四串铜钱,九十一斤!

这是我的战时军饷(加倍),平时一月是七千钱,校尉一年俸禄八万四千钱,相当于四十二个壮劳力一年的收入!

“你们把这些钱都拿回去攒起来,以后好娶媳妇吧!”我对王俭他们笑道。

“末将遵令!”

韩琦和蒯明回报,这次共发出军饷四百二十五万八千四百五十钱,军费还剩七百三十五万七千余钱!

八千多人(八千零二十三人)每月要四百二十六万钱,一年光军饷就需五千一百余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桂阳郡一年的税赋加起来才五千余万,交给朝廷三千余万(四六开,朝廷拿走六成),剩下两千余万,军费开支一千一百余万,加上官员的俸禄、郡学、兴修水利等,剩下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怪不得刘表叫穷!

没有钱什么也干不成,人穷志短!

大汉有四百年的基业,富得冒油,但财富积聚在天子刘宏、外戚、宦官和各地豪门的手上。刘宏虽然出生侯门(解渎亭侯),但父亲死得早,孤儿寡母生活不易,他很看重钱,也是个经商的好手,通过卖官鬻爵、做买卖,除了堆积如山的古玩珍宝,还积攒了两百多亿铜钱!专门在北宫修了一座万金堂存放铜钱,每天都要过去看上几眼,晚上才睡得踏实。这也是为什么东汉末年叛乱不断、外夷侵扰,但朝廷还能维持下去的缘故!要不是他突然病亡(年仅三十四岁),凭他掌握的财富还能维持好几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皇帝有权,又有钱,他突然就能垮了吗?

怪不得桂阳郡只能养两千人的郡兵,不是不想养,是养不起!不敢多发军饷!我这个现代人太人性化了,多发钱当然讨将士的欢喜!但到哪里去找钱?总不能让城中父老再捐一次?要是伤亡惨重,承诺的抚恤金能否保证发放?两个月后的军饷有没有着落?

名声受损不说(这时代,名声比生命都重要),到时只有裁军了!

反正还早,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钱人是想方设法赚钱,穷人是想办法节约钱!

掌灯时分,我带上周明、黄忠、孙嵩、蒯明、韩丰、王密、王俭、万里、田武、张思卿、张成和韩段,穿戴整齐,巡视军营。

说来可笑,一名主官连军营都还没时间视察一遍!

认识每个士卒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从早晨到现在我一直忙碌,但我要让士卒们知道他们的上官没有忘记他们!

寒风吹来,身上一阵寒颤,现在已是深冬;张成拿出一件绛红色披风给我披上。

走出大账,天已经黑了,营房内能看见昏暗的灯光。

那些单衣的新卒有没有棉袄?我忘记问了。

军营中央和辕门各挂了一盏大油灯,四周的营房隐约可见。营房寂静,从营帐内冒出一闪一闪的红光,没有士卒走动!

路上遇见两队十人的士兵巡逻,见我们过来,急忙行礼。

推开一扇营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房子中间有一堆火,四周或坐或躺着二十几个士卒,四周铺位大都空着。

好多铺位没有棉被,只有一堆枯草!

“小的叩、叩见行校尉大人!”那群正在烤火、谈笑风生的士卒突然见我进来,大吃一惊,顿时哑口无声,手脚无措,慌忙爬起来跪下。

“都坐下吧!”我解开软甲的下摆,在火堆旁屈腿坐了,顺手拿起一块木材放到火堆上。

周明、黄忠等站在我身后。

“谢行校尉大人!”士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席地而坐,敬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