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民纷纷加入,蚁贼队伍越来越大,呈星火燎原之势!反观我们,城中只有一千六百郡兵,一千六百对二万多人,一人对十人,结果如何?”
我停顿一下,让大家继续听我讲,不要开小差(课堂上,老师突然停顿,开小差的同学会一愣;讲话的学生也会停下来,不然他们就成了众矢之的,这比当场批评学生有效得多)!
“是啊,十人打一人,如何能守住?”
“贼首彭脱、韩林,久经沙场,老谋深算,兵分两路,庶民认为,贼首孙中带两万蚁贼朝郴县而来,过了耒江,前面再无阻挡,最迟明日下午,前锋兵临城下,最晚后日上午开始攻城!反观城内多了八万灾民,一旦骚乱,里应外合!如何能守住城池?”
下面变得静悄悄的,大家神色严峻,都望着我,充满期待?
这就是演讲者的能力!
“有老爷建议,向零陵郡转移?从郴县往西到南平先要渡过西水,前段时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道变得宽阔,靠渡船,城中十五万人没有半月休想过得去!南下临武?但临武城能再装得下十五万人?”
先把想逃走、撤退的人堵住!
“大家无路可逃!只有拼死一战!我们一定会败吗?”
“庶民的问答是,不一定!”
自问自答。
“大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蚁贼虽人数众多,但多是乌合之众,军械不齐,粮草不济,一路只能靠抢夺补给,一旦攻击受阻,粮草不济,军心不稳;我们抓住机会,反戈一击,蚁贼可破。”
说了半天,都不是主要的!这只是前奏,大幕刚刚拉开!
首先要让大家看到希望!
“刘壮士高见,继续说下去!”刘表的眼睛亮了。
有戏了!
只要刘表授命于我,别人都没办法,这种危急时刻,不战而弃,刘表也死路一条。
“庶民多谢太守大人夸奖;庶民认为,大家只要据城死守,消耗蚁贼的人马、军械和粮草,等待援兵!北风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不久就有可能下雪,要是下雪,我们就往城墙上泼水,蚁贼就无计可施了!”
众人的脸上松弛下来。
“但蚁贼不会等,只有强行攻城!我们一千六百士卒远远不够!怎么办?”
停顿一下,看看下面的反应?
一个教师总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会走神的!
“刘壮士说得有理,请问刘壮士怎办?”周明拱手问道,看来他也心动,大家先保住城池再说。
“恕庶民大胆,太守大人和各位军爷,是否同意庶民代太守大人统领城中兵马?”
大家的胃口都吊了起来,我就可以要价了!
“刘壮士分析透彻,计谋清晰,本都尉愿受刘壮士调遣!”周明终于动心,下面就看刘表的了。
“本军司马愿受刘壮士调遣!”坐在第三位的中年大汉说话了。
“本县尉也愿受刘壮士调遣!”坐在第二位的郴县县尉陈诚也同意了。
陈诚、字逢根,二十五岁,魁梧,方脸虬须,厚嘴唇,高鼻梁,一身豪气。
“既然周都尉、黄军司马和陈县尉没有异议,本太守就委任刘壮士代本官统领全城兵马,调遣城中百姓,坚守城池!本官立马派人八百里快骑,奏请皇上:拜刘壮士为行校尉之职!”
行校尉就是代理校尉,不聘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校尉是俸禄比二千石的大官,需天子御批!
因周明是桂阳郡都尉,比二千石。不授予我一个行校尉(比二千石)之职,不便指挥!看来刘表有心计!反正我也是他的侄儿(水货),肥水不流外人田!
“武民,把本官的印绶交给行校尉!”
刘表办事果断,不像罗贯中笔下的那个忧愁寡断之人!
“属下遵命!”门下贼曹吴生拱手应道。
吴生、字武民,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脸阳光,双手捧着一枚长方形的银印和一根青色的绶带递给我。
这就是银印青绶?两千石左右的官员佩戴的标志!
我看了一眼周明的印绶,也是银印青绶!
印绶是当官的标志!
史书记载,古代官印佩带于身,绶即系印纽的丝带。官阶不同,制印的材料和绶的颜色与织法不同。汉代印绶有四个等级: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和二千石的官员是银印青绶,二干石以下是铜印黑绶,四百石及以下是铜印黄绶。
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