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83章太史慈是卷王
“闲来无事,便观阅孙武先生《孙子兵法》,聊以打发时间。?2/咸¥`×鱼/|看`书£网??? |首,发$”太史慈面目磊落、一本正经。清晨甫至,怎会闲来无事?自然是太史慈的谦虚之词。刚刚进入院中,李世民就发现武器架上摆放着刚用完的兵器,靶上还有羽箭,而且全中靶心,太史慈额前的碎发也被汗水打湿,仍未全干。不用猜,太史慈定是早早起床,先练习武艺,后熟读兵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注1】,卷王一卷一个不吱声。“我这里有些东西要送于你。”说完以后,李世民就从宽大衣袖中拿出自己提前画好的符纸。“虽然左慈已经远离江湖,不问世事,但是他之前定是给张津、区景等人留了一些符纸,这些都是万能的破符咒,你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太史慈接过符纸,人高马大的他立马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多谢李少侠好意,子义感激不尽,日后若有用得到子义的地方,鞍前马后,刀山火海,在所不辞!”“举手之劳而已,太史将军无需放在心上。”李世民心想不愧是被陈寿称之为‘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的英雄,自己只是送了一点符纸而已,就要刀山火海,在所不辞地报答。【别人说这话可能是客套,但太史慈绝对说到做到。】【昔日,北海孔融被黄巾贼寇困于都昌,太史慈感念孔融昔日照顾慈母之恩情,便独自前往解救,最终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武艺,成功突围,打败黄巾贼军,救下孔融。】【孙策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虽然是降将,但却成了孙策的信臣,一直被重用!】【太史慈之所以被后世敬重,不仅因为他的勇武,更因为他的信义!】既有如此事迹,自然是智勇双全、忠义仁孝之人,李世民亦非常欣赏他,所以才会前来送符纸。′w·a_n\z~h?e*n.g-s¨h`u?.′n/e¨t.“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符咒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李少侠的大恩大德,子义定会牢记于心!”太史慈言之切切地说道。李世民看到太史慈房间里有一个插架(书架),上面摆了不少书籍,便走过去翻阅起来。“太史将军行军打仗也不忘学习,着实佩服!”“李少侠过奖了,李少侠如果喜欢哪卷书,随便拿着去看,我这里还有许多副本。”太史慈说道。李世民将书简打开,只是看了一下书名就将其放心,他发现这些书简大多都是跟打仗、治军有关,比如《太公六韬》《司马穰苴法》《吴子兵法》等,可惜书简过于繁重,携带不便,所以数量亦很有限。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轻型纸势在必行,因为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百姓学习和生活。“太史将军如此热爱学习,不知太史将军将来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李世民好奇地问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以升天子之阶!”【注2】太史慈义气凛然地说道。李世民听后,肯定地说道:“太史将军,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太史慈一脸懵,李世民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只不过有一件事情,我需要提醒你一下。”“李少侠不妨直言。”《三国志》中曾有记载,太史慈壮志未酬,年仅四十一岁含恨而亡,虽未具体言明死因,但当时并无战事,多半是因病而亡。身为一名武将,勤于锻炼,攻于学习,积劳成疾,才会年纪轻轻暴毙而亡。?x·g+g¢d+x~s\.?c~o,m′“太史将军胸怀壮志,勤勉奋发,现已立有不世之功,取得盛世之名,日后定要劳逸结合,切忌过度操劳,免得惹上急难杂症。”李世民奉劝太史慈道。听完李世民的劝告,太史慈心中非常感动。世俗之人,往往以名利、地位、金钱去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且以此为据,亲疏远近。但只有真正对你好的人,才会在你奋发路上,关心你到底辛苦不辛苦。虽然他表面上看着刚强骁勇,但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这些年,他为求功名,征战南北,奋勇争先,屡克强敌,受伤无数,身体早就出现种种状况。“多谢李少侠提醒,日后我定会多加注意。”太史慈心里倍感温暖。李世民担心太史慈不放在心上,再次强调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注3】身体乃革命之基,切忌切忌。”*** 许都,丞相府。“父亲,您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实际上,您根本就没把我当您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