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头请亨特和辛迪坐下,辛迪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拔腿走掉。一起落座后,姜老头摸着花白的胡子道:“要说旧华夏军队为什么大规模装备毛瑟手枪,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华夏国内军阀混战,西方国家对当时的华夏采取过一段时间的武器禁运,特别是像***之类的自动武器严禁流入旧华夏,而毛瑟手枪是手枪,不在禁运范围内,所以钻了空子,大量流入旧华夏。第二是当时华夏军队装备落后,团级部队几乎没有什么山炮、野炮之类的压制火力,轻重机枪也比较少,所以对短距离突击的要求比较高,而当时的***无论是mp18花机关还是m1912哥谭打字机都价格不菲,无法大量装备。”
“毛瑟手枪长管速射型配备20发弹匣,接驳上做枪托的枪盒,就是一支不错的***替代品,所以当时的华夏军队军阀们都大量进口,装备自己的卫队和精锐突击队。在旧华夏军队中的特有的编制里,手枪排或手枪连就是全部装备毛瑟手枪的精锐部队。
“原来如此,那你们如何解决枪口上跳问题,辛迪小姐?
辛迪的小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看到亨特脾气好,还懂得搭话,有当耙耳朵的潜质,于是虽没好气但还详细回答了亨特的问题:“第一当然是接驳枪盒,不过这种枪的枪盒太大,不方便携带。而且,侦查部队需要隐匿携枪,所以只能靠射击动作来控制。
说着,辛迪带上手套,在得到姜老头的允许后单手持枪,对亨特道:“与你们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手枪据枪方式不同,我们一般这样据枪……”
辛迪放下手臂,小臂曲起,握住枪柄的手抵住腰间,模拟开枪时的后座力道:“可以用腰部的力量更好的控制后坐力,缺点是无法瞄准,不过手枪本来就不是什么远程精确射击武器,而且在旧华夏能用盒子炮的。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靠感觉开枪也能命中目标。至于在遭遇战里需要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问题,我们只需……”辛迪手腕翻转,将枪身与腰形成45度角,枪口微微下垂。笑着看了亨特一眼,不再说话。
亨特不明所以,站起身来学着辛迪的动作,模拟一下并不存在的手枪连续发射时的状态,突然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这样就变成倾斜扇面扫射了,真是个天才的解决方式!”
辛迪和姜老头齐声大笑。两人重新落座后,姜老头笑道:“幺妹儿硬(读eng)是要得,你要能说出这枪的型号和出产厂,爷爷我逗给你打个血折!”辛迪回头看了一眼故意装听得似懂非懂的亨特,用英语给亨特解释:“姜老爷子要考校我一番!”
辛迪也不扭捏,拿起手枪侃侃而谈:“早期的c96被叫做经典型,批量生产的第一批次被称为m1896型,7.63毫米口径,固定10发弹仓,配木制枪盒,国内称盒子炮”。
辛迪把枪身翻打平,指着光滑如镜的机匣比划道:m1896刚出来的时候不是这样,机匣左面,就这里,扳机正上方有个矩形凹槽,右面和左边的凹槽一模一样,就是面积稍微大点。枪柄两面的机匣上方也有个正方形凹槽。有人说开出这些凹槽是为了减重,也有人说这纯粹就是个装饰。”
这段话辛迪为了照顾亨特,用英语描述,看亨特听的津津有味,辛迪心底暗自得意,嫣然一笑继续道:
“1899年的时候,伦巴第海军向毛瑟厂订了5000支c96。这一批c96的样式m1896型的比起来,就有很大的变化。”
“由于伦巴第海军给的价格偏低,为了简化工艺节约成本,这批枪的机匣表面既没有凹槽,也没有铭文,连上标都没有,就是光溜溜的一整块平面。为了不积水,减少海水对枪身的腐蚀,除了采用特殊的烤蓝工艺外,机匣两侧打磨得特别光滑,跟镜子似的,这个批次的名称就叫m1899,少量流入了旧华夏以后,就有个俗称叫大镜面或镜面匣子。不过这枪产量不大,除了伦巴第海军5000支订单,之后断断续续又接着造了大概20000支,然后就停产了。所以这么说来,莱茵造的大镜面匣子一共也就25000支上下,特别稀罕。所以你老爷子才当做看门宝贝吧!
“不错不错,所以,这是支m1899喽?”姜老头狡黠的反问道
辛迪娇嗔道:“别急嘛老爷子,我还没说完呢。”辛迪继续举着枪道:“这枪在中国也有仿制品,津门大沽造船所曾经小规模仿制了一批盒子炮,专门装备当时北洋政府的交通部护路军。大沽造船所虽然主业造船,但也制造了很多轻型枪械。不知当时船厂是怎样考虑的,生产的这批盒子炮也和m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