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炮的射速是1分钟1发(原版是两三分钟1发)152则是1分钟3到4发,玩家们可以极限装填到1分钟6发。~1/7/k^a^n¢w·e?n~x,u¨e..~c·o′m/
这三个级别放在抗日战争的中国战场上那就是超重炮的级别,对国军来说,日军的野战炮就很要命了,更别提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常规野战防御工事根本扛不住。
但是到了志愿军这里,除了前线的迫击炮和枪榴弹,炮兵级别最小的口径是105,最近则补充了122口径的进去,形成梯队叠加的炮击支援效果。
玩家们遇到难啃的骨头,首先是自己想办法,是就近找坦克,或者支援技能之类的。
要是敌人依旧负隅顽抗,那就上105,不够就122,还不行叫152,不断叠加,最终送上800mm的祝福,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过战场毕竟是经常变化的地方,呼叫后方炮火支援的时候,打过来的炮弹可未必是逐级提升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哪个距离你最近,哪个反应速度最快,落下来的就是哪种炮弹,所以除了有固定目标要消灭的k5和玄岳砲,其他火炮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调配。/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
这种乱而有序的炮击支援,在二战的战场环境下是很难实现的,但是玩家可以通过游戏内的玩家通讯语音来相互连接,玩家的通讯频道在另一个世界共享呢,直接喊两嗓子就行,要开火的炮兵也会告知自己是多少毫米口径的。
必须提醒一下,因为不提醒容易出事情,之前就发生过兔狲林乱操作大炮的时候,听到通讯频道有人喊坐标,二话不说就来了一发,然后被新兵跳脚骂了足足一分钟。
前线的新兵以为自己叫来的增援是105,没想到空降203,直接躺下半个班。
这里面可都是当地的征召兵,还是跟着一路过来的老兵,结果队友的炮击把自己的三级兵报销一半,不管哪个玩家都会红温的。′4`2`k*a^n_s,h?u?.¨c/o+m/
好在这里面除了个最倒霉的被弹片命中脑袋,剩下的都能救回来,否则新兵会骂的更难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那种。
这里就不得不感谢系统提供的新兵种-医疗兵。
按理说班组这个层面的只能叫医疗兵,技术水平也就是保证人死不了,但系统给配的都是满级医生,他们一般不参与战斗,并且死亡后的冷却时间也非常长,能到24小时,但他们有个独门绝技,那就是可以把断肢接回去。
甭管这些医生是从哪个四次元空间找到了患者的断肢,反正只要不是脑袋碎了,就是死的只能装无畏里,这些医生都能给你拼回来。
随着这些医疗兵的到来,玩家们当中的医疗专业也开了断肢再接的辅助技能。
只要玩家们把伤员放在手术台上,系统就会根据身体损失的部位自动生成相应的匹配型号,绝对不会有排斥反应,医生只要把该接上的地方接上就好,被接上的断肢就要考虑很多了,况且内脏也没问题。
这些技术对那些当地人来说,妥妥的神迹。
反正现在志愿军的士兵都知道,只要还剩一口气,脑袋没大问题,那么就是半截身子拖回去,医生也能给你治好,所以一个个更不怕死了。
之前都想着烂命一条,能为国捐躯就是光荣,现在想死都难,那还怕什么。
战场被爆头的概率可不高,哪怕被命中了要害,只要医疗兵到身边,自带的医疗光环就能把受伤的士兵给奶住,带到后方进行大复活术。
所以现在的志愿军当中只有阵亡和术后恢复中的人,没有残疾士兵。
“安娜,七点钟方向,二楼,一个鬼子。”
“看到了哦~”
安娜回答的声音很可爱,但对面的鬼子绝对不这么想,因为他被爆头了。
拉动枪栓,又一个人头入账,下面的量子少女向安娜竖起大拇指。
然后他们这支小队又开始快速转移,向着最近的目标摸去,那里有个战犯等着他们收人头呢,日军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武藤章。
现在日军损失惨重,各条战线上的军官和士兵都一茬一茬的死,所以不得不把高级军官都派出去坚守巷战,大本营那边可是说了,谁敢后退一步,最好的解决也是去预备役部队养老,这辈子的仕途彻底玩蛋。
对日军中的军官们来说,这可比杀了他们还让人难受。
前线士兵只要拼命就好了,但他们这些军官可要考虑很多。
他奶奶的,一定是士兵不肯努力战斗导致的,你失去的只是生命,我失去的可是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