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穿越三国之风起凉州 > 第32章 日月如梭

第32章 日月如梭

公元187年十月,一场初雪刚过,安定城的青石板路上结着薄冰,却被往来的脚步踏得热气腾腾。-2`8+墈_书!王/ !哽,辛.蕞^筷*州牧府外的街道张灯结彩,红灯笼映着白雪,把“囍”字染得格外鲜亮——今日是倪风迎娶凉州大族窦氏嫡女窦云的日子。

窦氏是武威望族,祖上曾在汉武帝时官至张掖太守,历经两汉西百年,族中子弟遍布河西三郡,名下良田万顷,更养着数千私兵。前年倪风初领凉州,正是窦氏率先送上粮草军械,表态臣服,才稳住了河西的局面。如今这场联姻,既是倪风对地方豪强的安抚,更是要将这股庞大的势力彻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迎亲队伍从州牧府出发时,周昂特意调了两百名飞虎军主力营骑兵开路。这些士兵脚踩骏马,身披亮银甲,手持马槊,步伐整齐如刀切,甲叶碰撞声压过了街头的喧闹。马腾骑着一匹纯白河西骏,亲自为倪风牵马,他新剃的胡须茬上还沾着雪沫,咧嘴笑道:“主公,窦家小姐可是凉州出了名的才女,据说能背整部《盐铁论》,还会算粮草账呢!”

倪风穿着大红喜服,腰间佩剑换成了玉具剑,闻言只是笑了笑。他勒住马缰,望向街旁:安定城比三年前扩建了近一倍,九里城墙外又新拓了居民区,雪地里仍能看见工匠们正在砌砖——那是周昂规划的新作坊区,再过半年,这里就要开出冶铁、织布、制陶三座大坊。

“文和呢?”倪风忽然问。

“军师在府里盯着账目呢。”韩遂从后面赶上来,他如今己是陷阵营统领,降将的身份虽未完全抹去,但腰佩剑穗己恢复了正常规制,“窦家陪嫁的东西太多,光粮仓就送了三座,军师说得亲自核点清楚,免得账册错了半粒米。”

倪风摇头失笑。这三年,贾诩把凉州的民政打理得滴水不漏,小到驿馆的柴薪,大到军粮调配,从不出错。但他也清楚,这位军师看似温和,实则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就像当年处置克扣军饷的县尉时,贾诩只说了句“按律当斩”,便亲自监斩,刑场就在张掖的驰道旁,让往来商队都看了个清楚。

迎亲队伍到了窦府门前,却被拦了下来。窦家的老管家捧着一卷竹简,躬身道:“主公,我家小姐有三问,答得上来才能进门。”

“讲。”

“一问:河西商道己通,但若西域诸国联合断贸,如何应对?”

倪风朗声道:“断贸?那就让飞虎军送他们‘通关帖’。楼兰王若不点头,李翼的飞翼营三日内就能兵临泥城;车师敢闭城门,我便调张掖粮仓的存粮,饿死他们的贵族!”

围观的百姓轰然叫好,老管家又道:“二问:西农郡均田己行,但今年天水遭了蝗灾,明年春耕的种子不够,怎么办?”

“张掖粮仓存粮三十万石,先调五万石去天水补种。”倪风不假思索,“再让周昂的主力营去陇山捕捉山鼠,那东西啃种子最狠,抓到一只赏半斗米——既除了害,又能让士兵们换些酒钱。?c¢q·w_a?n′j′i^a¨.!c\o`m-”

人群里爆发出笑声,连窦府门内都传来细碎的动静。老管家深吸一口气,展开最后一问:“三问:主公常说‘民心定,则凉州安’,但若有朝一日,主公需在民心与军心之间做选,选哪头?”

这话问得极重,连马腾都收了笑容。倪风沉默片刻,忽然翻身下马,对着窦府大门深深一揖:“我选民心。”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军心靠军饷,军饷来自赋税,赋税出于百姓。没了百姓,甲胄再厚、刀剑再利,也守不住一座空城。窦小姐若信我,便请开门;若不信,这门我不进便是。”

门内静了片刻,忽然传来一阵环佩叮当,大门“吱呀”一声开了。窦云穿着嫁衣,盖着红盖头,却在门内盈盈一拜:“主公心怀百姓,云,信了。”

迎亲队伍走进窦府时,倪风听见身后有人低语:“这窦家小姐,怕是早就想好要嫁了,不然哪会问这些军务?”他回头,正撞见贾诩站在街角,手里捧着个暖炉,冲他举了举,眼里带着笑意。

婚礼当晚,倪风掀开红盖头,才发现窦云不仅有才学,眉眼间更带着一股英气。她没说软语温存,反而指着案上的凉州全图问:“夫君,你看张掖的粮仓,是不是该往南移三十里?那里靠近弱水,取水更方便,还能防匈奴骑兵偷袭。”

倪风一怔,随即大笑:“好!明日就让周昂去办。娶了你,可比多十万兵还划算!”

窗外的雪还在下,州牧府的灯笼映着窗纸,把一对新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作坊区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那是工匠们在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