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一片狼藉。?*6/#~1%看=)?书aD+网=|| #}更\新-^最?·快-(?
朱瞻基如今又清瘦了几分,下颌线越发凌厉,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郁与颓唐。
自那日被母妃叫去‘开解’一番后,他开始召幸后院,其中何尝没有一丝试探她的意味?
他盼着她能有一丝不悦,一丝醋意,哪怕是一点刻意的讨好……
都足以证明她心中并非全无波澜。
可她呢?她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湖面。
没有不悦,没有醋意,更没有讨好。
她甚至……对他的那些个妾室,比对他这个丈夫还要好上千百倍!
她赏赐她们绫罗绸缎、珠玉珍宝,关怀备至,仿佛她们才是她需要用心维系的对象。
这份认知,比孙如雪那日的诘问更让他痛彻心扉。
感情上遭受的重创无处宣泄,朱瞻基只能一头扎进繁重的朝务之中,试图用政务来麻痹那颗千疮百孔的心。
而承华殿内的胡善祥,除了偶尔关怀一下丈夫的妾室外,全副心神都系在日渐活泼的儿子身上。
铄儿胃口极佳,随着月份渐长,她也开始亲手为他尝试制作各种辅食,小心地将灵泉水融入其中。
养儿的光阴总是飞快,仿佛只在转瞬间,那个连翻身都需人帮忙的小小婴孩,便学会了笨拙地爬行,摇摇晃晃地站立,跌跌撞撞地迈出第一步,继而蹦跳、奔跑……每一天都带给她新的惊喜与满足。.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快,
______
光阴似白驹过隙,转眼己是永乐十九年的二月。
朱祈铄,如今己是个满三周岁的小小童子了。
这孩子身上日益显露的聪颖灵慧,让皇上朱棣将这个宝贝重孙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如今的白日里,胡善祥在承华殿几乎见不着儿子的面。
每日清晨,皇帝心腹大太监海寿那沉稳的脚步声便会准时在殿外响起,恭敬地奉旨前来,将小皇重孙接往乾清宫。
这份殊荣,始于朱祈铄周岁那场震动朝野的抓周宴。
那是朱祈铄除了出生那一天的‘金龙化身’以外,第一次在满朝勋贵重臣面前亮相。
红绒丝绸铺就的宽阔桌面上,琳琅满目的堆放着寓意吉祥的物件:金算盘、玉如意、圣贤书、紫毫笔……皆是锦绣前程的象征。
朱棣亲手将自己的私印置于桌首。
而刚从东瀛戴罪立功归来的汉王朱高煦,也不知出于何种心思,更不知他怎么做到的,竟将他随身的佩剑藏在了桌尾一堆物品之下。
众目睽睽之下,刚满一岁的朱祈铄毫不露怯。
他瞪圆着大眼睛扫视全场,伸出肉乎乎的小手,精准地一把抓住了皇曾祖那方温润的白玉私印!
但不料他并未停歇,而是‘吭哧吭哧’的爬向桌尾,小手一拨拉,将遮挡的物件扫落在地,露出了底下那柄寒光内蕴的宝剑!
更令人瞠目的是,这小娃娃不仅稳稳地单手抓起了那柄足有十来斤重的宝剑,还借着宝剑剑身一撑的力道,他就从桌上站起来了!
这一站,就让负责照看他,怕锋利的剑伤到小殿下,赶紧来抱他的秋棠硬生生的停在原地,下一瞬,“扑通”一声匍匐跪地!
只见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唯有身着龙袍、不怒自威的朱棣,和他那站在桌上、左手攥着帝王私印、右手紧握利剑的重孙子朱祈铄,昂然站立着!
殿内短暂的静默后,是山呼海啸般的跪拜。.三?叶-屋? ^更-新?最,全,
“天佑我大明,得此‘龙子’降世!”
“吾皇万岁万万岁!大明千秋万载——!”
继出生那日的天降异象之后,朱祈铄这算是再‘站’成名了!
如此这般,除了抓周宴过后被朱棣‘家法伺候’,打得皮开肉绽、在府中哀嚎养伤的汉王朱高煦以外,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经过抓周一事,在当下的朝廷之中,本就炙手可热的‘皇重太孙太傅’之位,更是成了朝中重臣们打破头抢的香饽饽。
乾清宫里,平日里矜持君子之风的阁老尚书们,为了一个启蒙师傅的名额,吵得唾沫横飞、面红耳赤……
甚至不止一次上演了‘全武行’,弄得朱棣气也不是,乐也不是。
最终,朱棣大手一挥,拍板道:“争什么争!有能者皆可上!朕的重孙,当博采众家之长!”
于是,刚满周岁的朱祈铄,便开始了他的‘乾清宫启蒙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