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逃亡:猫鼠游戏,越死我越强 > 第58章 见血封喉

第58章 见血封喉

砰!

陈林从井盖了一眼综合训练基地以后,便直接朝着办公大楼狂奔。′e/z-l^o·o_k\b,o\o/k/.¨c!o`m′

高级潜行术,启动!

潜行术并非隐形术,并不是将人完全透明化,而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的存在感,呼吸声和脚步声。

既然敌方预测到了自己会从综合训练基地的井盖上来,那么一定还有后手。

上一次上了综合训练基地的天台以后,敌方就大规模倾巢出动。这便是后手。

因为就算是井盖边上的人向徐青通风报信,这样大规模行军也绝不可能在一两分钟之内形成有规模有阵型的前进。

大规模行动很简单很迅速,但是有纪律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就不一样了。

人数一多,强大的惯性就决定了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一点。注意,是极短时间。

所以,敌方一定是极为信任这次的预测。才会在井盖突袭两分钟内调动千人部队朝着综合训练基地开拔。

这是有阵型的千人部队,而不是散兵游勇。

换句话说,这一千人是在自己突袭井盖之前就接到命令要全部开拔到综合训练基地。

凡事要朝着辩证的思维去想,敌方人多固然有好处,那就是以绝对的重火力和人数优势取得压倒性的胜利。-4·0¨0!t+x_t?.*c~o¢m,

那就没坏处吗?有的兄弟有的。

大规模行军是一件相当繁杂且笨重的事情,虽说占据了绝对的火力优势,但是丧失了敏捷性。

除非徐青将手上所有部队全部打散进行大规模游击战和巷战。

问题在于,一旦徐青将部队打散,那么小规模部队完全不是陈林的对手。这是其一。

其二:这样无异于主动放弃自己的重火力优势,反而进入了陈林的舒适圈。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徐青不会这么做。

话说回来,既然办公大楼和行政大楼的大规模行军是在预测了陈林的行动之后部署的,那么现在去办公大楼就相当于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反而能够避开对方。

这样做风险很大,收益也很大。

风险在于一旦被发现,陈林面对的就是铺天盖地的火力。收益在于一旦成功,那么办公大楼和行政大楼防御薄弱,容易突击。

综合训练基地与办公大楼行政大楼离得近,那是相对于整个警备厅两百公顷的地域范围来说,离得很近。

实际上如果白跑一趟,再行军回来,所花费的时间少说要八分钟。

八分钟一个来回,已经是这支训练有素的探员部队能够做到的极限了,也是徐青的极限。&E3¤Z???小/·]说*网¥: ???免^o2费2\阅?$读?#!

同时,这也是陈林唯一的机会。

恰好时间,陈林钻入了行道树旁边的灌木丛中快速移动,有了上一次的实验,可以确定敌方在有目地的大规模行军时,并不会太过于注意旁边的灌木丛,不然还怎么行军?

两分钟三十秒,陈林的蜘蛛感应已经能够感应到敌方的先头部队。他的潜行术发挥作用,趴在灌木丛中一动不动。

整整一分钟三十秒的时间,所有探员才从旁边走过。

两分钟三十秒加上一分钟三十秒,四分钟。

现在陈林还有四分钟的时间。

他在灌木丛中疯狂前进,一路到了办公大楼附近,随即飞身一跃跳入了办公大楼的视野盲区当中。

调离所有部队倾巢出动是不假,并不代表办公大楼和行政大楼就没人了。

实在是徐青手下的人太多,就算是出动了一千余人,陈林估计这两栋大楼里还有百余人。

并且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路过的三个井盖都被依次掀开,试探了一下,都被填上了秘密武器,下去就死。

看来安保措施很严密。

在办公大楼和行政大楼的边缘处,陈林小心翼翼的观察。

装甲车,直升飞机和无人机都是五架。探员的数量比较少,就七八十人。白狐队员有两队,蓝狐也有两队。

这火力依旧不是自己能够对抗的。

好在现在手上有瘴气袋子。陈林从身上解下两个瘴气袋子放在原地,随后又在整个办公大楼的所有视野盲区放上袋子,整整放了二十个。

在距离瘴气袋子足够远的地方,开枪打爆了所有袋子。这一次开枪并没有安装消音器。

随后翻身一跃,通过窗户跳入了办公大楼的一楼。蜘蛛感应全开。

如今之计,只能够调虎离山。如何调?当然是搞出动静。

部队成建制的大规模出动,又被自己来回突袭战搞得人困马乏。就算是留守的部队再精锐,也早就成了神经高度紧张的惊弓之鸟。

陈林翻上通风管道,正准备一路往上爬,却发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