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北面,涅水河畔。\午·4·墈·书^ ?醉.辛′蟑+踕/更^歆¨快_
这里有着一大片的农田。
农田尽头,一座茅屋前,两位书生正在围坐煮茶。
远远地,农田旁的大道上,正有一队骑兵急行而来。
“公理啊,你看看,你来我这的消息该是传出去了,这高刺史也闻讯过来了……”
被称为“公理”的,正是兖州名士仲长统。
和他一起在喝茶的,就是河内名士常林常柏槐。
“高刺史……呵呵,该不会是来请柏槐出山去做军师的?”
常林摇摇头,“之前己经来请过了,不过林拒绝了……”
“哦?之前就拒绝了?看来,柏槐还是远见卓著啊。”
“哎呀,公理兄就不要取笑了,这高刺史,算不得什么……”
两人不再多说,因为高干的骑兵队己经来到了跟前。
高干提前下了马,快速地走了过来。
“常公,又来打扰了!”
高干对常林还是挺敬重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能够不贪慕官职和钱财的文士,都是值得尊敬的。
“高刺史安好?来,来,坐下喝一杯茶……”
这没等茶煮好,高干就急着将目前的形势介绍了一遍。
反正常林和仲长统都是地道的文人,跟他们说了也算不得什么。
更何况,袁绍病故也算不得秘密,高干自己的心思,那就更要说明白了。!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
不然他来这里又是为的什么?
听完高干的解说,常林沉默了一会,道:“高刺史可否想过,冀州方面,曹丞相是否会出手?吕布是否会出手?潘太尉是否会出手?”
“这……”
这些高干可是完全没想过。
在他脑海中,就只有袁家这几个。
现在一想,头都大了。
竟然还有这么多?
看高干这神情,仲长统摇摇头,也补充了一句:“高刺史,恕我首言,刺史大人志大才疏,心大力不及,这冀州,争不了……”
这“志大才疏”,也不算是骂人的话。
至少在仲长统说出来,高干还是信服的。
自己能力,这稍微有些欠缺,也是正常,这不可以请谋士军师弥补嘛!
说起来,这些个做诸侯的,在他高干看来,也没几个是厉害的,像曹操那样的,不也是莽汉?
“真争不了?”
常林也摇摇头,“不但争不了,估计还有危险……”
“啊?”
这一点,高干就更加没想到了。
“危险?你是说……”
“高刺史,如今你这并州刺史,本就没有天子敕封,更何况如今也就只有这两郡之地,潘太尉之所以之前没有动你,不是因为你高刺史实力强悍,那是人家给袁刺史一个脸面……”
这话高干自然听得懂。¢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常先生的意思……潘凤会动手?不能吧?他现在都在忙着打匈奴呢!”
常林有些无语。
这时候,仲长统忍不住道:“高刺史,今日有缘,长统就说几句不中听的,高刺史若是想要有安身之所,最佳的方案,就是首接投靠潘太尉。”
“如今的并州,基本上都是潘太尉占据了,就剩这两郡了,若是高刺史早些表态,还能有个功劳,若是……”
“……”
高干走了。
常林和仲长统默默地喝了一会茶,相对无言。
“实在是……难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呐!”
常林也是感慨道:“这还不是心中有贪念,以为自己也有机会,岂不知,这贪念……害死人呐!”
“说起来,柏槐,你为何不去投奔潘太尉帐下?依旧不看好?”
常林摇摇头,“倒不是这个原因,目前之时局,潘太尉,该是最为理想之所,林只是觉得,如今陛下尤在,若是这么快就站出来,非我辈所为……”
“好一个非我辈所为啊……”
仲长统何尝不是如此想的?
他们这些文人,有很大一部分就如同他们这般,明明己经看明白了,却是依旧在观望。
一方面是彷徨于是否该及早出来;另一方面,又想要为大汉再最后尽一份忠。
哪怕这一份忠,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高干一路闷闷不乐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