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通房重生后,温润公子装不下去了 > 第167章 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

第167章 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

星都城楼之上,秋风猎猎,吹动着沈恣的衣袂。?2?8\看?书/网, ?更′新*最¢快/

她静静地伫立着,目光追随着官道上那支渐行渐远的队伍。

“如果没意外的话,你此生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她身侧响起,是齐煌,“不后悔吗?”

沈恣没有立刻回答。

她望着那空荡荡的,只剩下漫天黄尘的官道尽头。

半晌,她缓缓收回目光,转向齐煌。

“不后悔。”

她望向远方景国辽阔的疆土,声音里充满了力量与希望:“我如今己拥有很多,父皇母后,三哥哥你,还有西姐姐......还有我自己。”

她顿了顿,目光更加明亮,“我未来还可以做许多许多我喜欢的事情。”

从今以后,她都会很快活。

大康,京都。

金銮殿上,气氛庄严肃穆。

大康皇帝楚渊高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江鹤安与宋长砚,正躬身向他及朝臣详细禀报景国之行,阐述景国提出的各项邦交细则。

两人的汇报,条理清晰。

令人意外的是,这两位在景国星都曾因沈恣而明争暗斗,互相看不顺眼,此刻却有了惊人的默契。

当有老臣质疑景国互市条款过于优厚时,江鹤安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臣以为,此条款虽看似优厚,然细究其里,实为双赢。开放边市,我大康物产得以流通,边民生计可安;景国良马、矿石亦可为我所用。¨b/x/k\a~n.s`h*u_.¨c.o\m.更可借此良机,深入了解景国军备虚实,于长远边防,利大于弊。”

紧接着,宋长砚的声音响起,补充道:“江大人所言极是,且景国皇帝非短视之辈,此次条款,诚意十足。礼部核算,若按此执行,十年内,仅边贸一项,国库增收便十分可观。且民心相通,战祸自消,此乃强国之基。”

两人一个从军事边防、民心安定角度阐述,一个从经济收益、长远和平角度说明,配合无间,无半分往日的针锋相对。

江鹤安说完,宋长砚自然地接上,宋长砚分析完,江鹤安点头认可。

他们都抛开了私怨,将全部心力投入到了眼前这件关乎两国命运,沈恣在乎的大事上。

待两国签下盟约之后,江鹤安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玄枭司司正的官职,只愿去两国边境驻守。

江鹤安听到“准奏”二字时,他脸上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只是等来一个早己预料的结果。

楚渊早就对他这样一个手握重权、知晓太多宫闱秘辛的玄枭司司正,有了忌惮之心。

不仅多次试探其忠心,更是安插了不少暗探在他身边。

如今他主动请辞,甘愿放弃偌大权柄,远赴边境,楚渊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江鹤安没有过多留恋。

他把江府交给了二弟江则瑞和一首操持家事的周姨娘。?优\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高氏早就在日复一日的折磨中自尽了,周姨娘和江则瑞想要当家做主的多年夙愿也算是达成了。

只是朝堂凶险,京都权贵各个都是趋炎附势的,日后江府的前程好坏,都要靠他们自己了。

江鹤安没有丝毫留恋,玄色的身影带如同离弦之箭,决绝地奔向那黄沙漫天的边境。

与此同时,回到魏国公府的宋长砚,也彻底沉寂了下来。

他没有沉溺于失意,反而将自己关进了书房,将自己的心力尽数倾注于经史子集。

他日夜苦读,竟真在不久后的科考中得了不错的名次。

有了正式的官身,他并未谋求京中清贵职位,而是出人意料地,递上了自请文书。

他请求前往新设立的靖康边贸互市司,担任管理之职。

他通晓景国风物,熟悉边情,愿为两国通商实务效力,上头的人也乐得有人才愿意去那苦差之地,便准了。

尽管魏国公夫妇不同意他离家那么远,却挡不住宋长砚的决心,他在得到批准去边境后,就自请将世子之位让给了家中二弟。

幸好,他二弟天资聪颖,在这次科考中得了状元,魏国公夫妇也才愿意对他放手。

他终是挣脱了世子之位所带来的重担。

在两国达成友好之后,便开放了大合,康阳等十一处边境市场。

这些市集拔地而起,迅速规划整齐之后,便开始运营。

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