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言道:“朕当时也有些纳闷辽人为何如此不禁打?后来朕弄明白了当时的辽人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兵无士气将无斗志周世宗把握了这个机会才一举创下了不世之功!”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即位以后展生产改良政治使得中原地区实力大增。-m¢a-n′k?a.n?s?h-u^.`c/o,m′为了遏制契丹铁骑南下他接受臣下的建议疏浚深州与冀州之间的胡卢河筑成一道水上防线。此外还在冀州东北的李晏口筑城派重兵驻守使胡卢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得免兵戮之苦。在遏制住辽军南下的势头后柴荣便挥兵南下向契丹的盟国南唐起强大的攻势。在经历两年多的征战后不仅占领淮南十四州六十四县的土地而且迫使南唐统治者“去帝号称国主凡天子仪制皆有降损去年号用周正朔”“岁数贡物十万”。
公元959年柴荣趁南伐之兵威挥师北上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趋辽边于该年4月抵达沧州。面对柴荣所起的攻势身任南京留守的萧思温既无调病遣将、行军布阵的韬略又无临危赴难、化险为夷的魄力屡战屡败。驻守边城的辽将惶惶不可终日不少将领开城迎降后周不费吹灰之力即占领益津、瓦桥、淤口三关及易州、莫州、瀛州三州其北部边境拓至燕南。
而当时的辽国皇帝辽穆宗整日醉生梦死、盘游无度对国务毫不关心就连三关二州失守的败讯都不足以令其猛醒面对败讯竟然大讲“三关本汉地今复还之何失之有”。穆宗的神经已经麻木真是个名副其实的“木”宗在他统治下国已不国。
而赵匡胤现在所讲的当年后周军事上对辽的胜利就是在辽穆宗昏庸、残暴的统治之下生的。
“皇上所言极是!”赵普看了看张俊等人“可现在这个机会失去了!此时的契丹早已度过了辽穆宗统治时期现在的辽人不仅拥有数十万大军且众志成城一心南下。¢看\书·君^ ?首+发^在这种时候我大宋军队如果率先北伐又岂能捞得便宜?”
张俊问赵普道:“赵大人若依你所言辽人有数十万大军又一心南下在这种背景下我大宋军队如何南征岂不要冒腹背受敌的危险?”
赵普淡淡一笑道:“张大人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辽人虽拥有重兵、一心南下但就目前而言辽人还不想也无力大规模南侵因为辽人现在正向渤海一带扩张辽军主力也全部东去。只要我朝不主动挑起战争辽人就不会集中兵力与我为敌。而且在臣普看来我大宋南征也不需要动用太多的军队这样一来我大宋就有足够军队放置在北线以防辽人南下!”
张俊等人无言。赵普接着言道:“皇上想当年周世宗不是在东征西讨之后从蜀人和唐人的手里夺来了大片土地然后才挥师北伐的吗?”
赵匡胤笑道:“赵普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啊!”
赵普也笑道:“皇上事虽不同但其理一致。辽人之所以不急于南下是因为他们也觉得没有把握取胜我大宋故而他们现在拼命地东西扩张以增强实力。既然如此我大宋何不就与辽人比试一番?”
赵匡胤被赵普的言辞所感染道:“说得好!”赵匡胤最后拍了板“辽人向东西扩张朕就向南扩张看谁扩张的度快!”
赵匡胤拍了板也就是最后定了论。张俊等人虽然不无意见却也只能保留了这次交锋的失利让张俊看出了赵普的老谋深算以及他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皇上最终还是采纳了赵普的策略这让张俊心中不免有一种失落感。芯捖夲鉮栈 首发
看模样赵匡胤似乎也有率先北伐的念头。事实呢也的确如此。虽然赵普早就跟他谈过南征北战的事早在柴荣朝时赵匡胤领兵在一带大破南唐军之后赵普就认为:后周军应集中兵力渡过长江攻打江宁待把南唐彻底击溃后再行北伐也不迟。从某种意义上说赵匡胤在还没做皇帝之前赵普就向他灌输先南征后北伐的思想了而赵匡胤也逐步认同了这一思想。但是正如赵普所认为的那样赵匡胤的心中多少也染上了那种“北伐情结”这就是赵匡胤为什么要召集群臣商议先南征还是先北伐的真正原因。换句话说如果赵普对南征的态度不是那么坚决的话那赵匡胤是很有可能率先北伐的。尽管如此“北伐情结”也一直萦绕在赵匡胤的心头。
群臣散去后赵匡胤独将张俊留下赵匡胤深情地道:“爱卿可知朕为何将你留下?”
“臣愚昧不知圣上用意。”
赵匡胤道:“张俊啊朕没有同意你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