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她嫂子还夸她能干呢。
林玉琲有点儿不高兴,正好赵爱华追出来,她手里拎着两个牛皮纸包裹。
“琲琲,我跟你一起去谢谢老师。”
她拿的礼明显比林玉琲轻,也没觉得尴尬,各家条件不一样,硬比比不来的,而且这礼老师也不一定收。
老师们果然不肯收。
尤其是林玉琲,她的任课老师心里都清楚,她的成绩跟老师们关系不大,甚至后期复习的时候,她还帮着给班里的同学答疑解难,干了老师们该干的工作。
不过老师们也都很高兴,状元啊!他们的学生是状元!
甭管是不是他们教出来的,反正是他们的学生,说出去就是响当当的资历,能吹一辈子的那种。
从今往后,往讲台上一站,只要说一句“我以前有个学生,高考那年考了咱们省的状元”,就不信下面的哪个学生还敢梗脖子。
而且等回了学校,不出意外,学校肯定会有奖励。
机械厂有钱,附中有钱,吴校长也大方,这种好事,他不会抠门。
只有俄语老师见了林玉琲,笑容有点儿勉强。
拖状元后腿了。
如果不是俄语,别科成绩那么好,全国状元也是稳稳当当。
但他也知道林玉琲之前一点儿俄语底子都没有,现学,能考这个分数,己经很不错了。
最后只能捂着脑袋想,希望大家不要细究状元每科的分数,不然他可没办法给每个人解释原因,他罪过大了。
老师们猜的没错,附中确实不抠门,而且反应超快。
林玉琲刚从老师家里走出来,还没出教师家属楼,就听见有人说,学校拉横幅了,一堆人跑去看热闹。
赵爱华蹬着林玉琲的自行车载着她,骑得飞快。
跑到学校门口,因为假期变得冷清的学校,重新热闹了起来。
校门口红色的大横幅格外显眼——《热切庆祝我校学生林玉琲同学,勇夺第一,荣获本省高考状元》
横幅很长,字也多,高高悬挂在校门口,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