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 > 分卷阅读260

分卷阅读260

以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x_i¨a¢o+s!h~u\o,w`a!n!b_e?n¢..c,o-m′现在□□从南诏运往岭南售卖,一定有沿途的官员行方便,用这个方法可以顺便查清收受贿赂的人。此外,粮食才是民之命脉,乌蒙、乌撒等地区不产粮食,地势又十分崎岖,来往进出的通道极少,只需要少数的兵力就可以控制住粮食的进出。虽然水西改土归流之后朝廷的军队很难驻进去太多,但控制住了粮道就压制住了水西。何乐而不为?”

语罢,三个人都寂静下来,段之缙在等他们表态,倘若有人愿意和他一起上折子,这个事儿便有几分把握。

苏奋思量片刻,为难道:“法子倒是好法子,用粮食来牵制他们,只要事情办得妥当,定然能够成事。只是这么多的□□从官道运到岭南,岭南要如何消耗掉?如果此事能够解决,我与你联名上折。”

“对,只要此事能够解决,我也与你联名上折!”

“我自己的想法,若是有没顾及到的地方二位尽管提。?完′本,神*站* *首,发*改土归流之后,水西的□□往岭南运输都是光明正大的,岭南可以命人假扮成商人,动用藩库的银两把这些□□买下,集中管理起来。等着第一茬粮食收获之后,我会派人盯着水西,不叫他们种太多的粮食,而后该如何就如何。”

“等会儿。”苏奋想了想□□的价格,疑道:“这不对吧,不用国库的银子打仗,去用岭南的藩库买□□?岭南定然是不愿意!再者买□□的银子,说不得都能打一场仗了。”

段之缙也察觉到了荒谬之处,三个人又一句话不说,段之缙盯着帐子里滴滴答答走的西洋钟,灵光一闪,“长江中下游一代多商贾巨富,何不叫他们出钱?”

苏奋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以前怎么从未觉得段总督这样的异想天开?俗话说无商不奸,人家能做那么大的家业,定然是无利不起早,没有一个冤大头。

段之缙接着道:“现在和外夷的交易,朝廷只允许岭南一处通商,并且这买卖还只能是内务府的官员做,内务府和外夷做了交易,再把洋货卖给本土的商人,倘若我们开放资格,仿照‘盐引’用一个‘商引’出来,叫他们竞价拍卖,钱不就来了?”

向古问道:“什么是拍卖?”

“就是价高者得!凭证一定要少放,叫一百个商人来争抢十个名额。,微?趣+小·说·网~ ′免*费_阅/读?”

如今和外夷通商是暴利,当年还没有高中进士的时候,段之缙在外祖王家暂住,便有舅舅在岭南钻营此事,但朝廷管得太严,不许任何人染指这门生意,王家只能在岭南做些普通买卖。

苏奋道:“内务府和外夷做生意赚的钱,都是入皇帝的私库,你这可是老虎嘴里抢饭吃了,陛下不一定准许。”

“先上折子问问看,万一陛下允准了呢?”

苏奋和向古都答应下来,三个人联名上折,在折子里详细写了水西的□□一事,又说明段之缙的计划,苏奋觉得事关重大,竟用了六百里加急去送。

之后该练兵练兵,段之缙本来要再留一段时日,结果陈山到了南诏军营,说是来了皇帝的圣旨,叫段之缙回去接旨。

六百里加急刚刚送出去,丁家的事情还在查办,皇帝能有什么指示?段之缙心中虽然疑惑,但也不敢拖延,立刻回总督衙门,原来是为他加尚书衔的圣旨。

段之缙接过圣旨设香案供奉,送走了宣旨大臣之后和沈白蘋面面相觑。

沈白蘋道:“我大概知道是因为什么了……”

段之缙惊讶,“你怎么知道?”

沈白蘋带着他去书房看信,有一封郑楒琅从京中送来的信已经被拆开看了,上边应当就是段之缙晋升的原因。

原来是肃王论罪,牛痘的功劳还给了段之缙,也是肃王窃取别人功绩的罪名。

“陛下以蒙骗先帝等罪名拘禁了肃王,叫刑部论罪,最后议出不敬之罪九,违逆之罪十,僭越之罪五,还将当年他在西北和赤砂的三王子沟通联络的事情翻了出来,议了叛国之罪。陛下命宗人府在肃王府中另起小屋,将肃王关在了里边,说是怜惜骨肉之情,叫他思过。”

“但我听管宗人府的大臣说,肃王府已经不出不进好几日了。”

段之缙咋舌,不出不进哪来的粮食和饮水?这一次肃王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样的手段,似是有些阴狠,但与段之缙何干?猝不及防升了官,段之缙还高兴着呢,只是希望水西的折子送到京城之后,皇帝不要气得把他尚书的职位削了。

除此之外,郑楒琅给他送来了册封大皇子为皇太子的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