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 > 分卷阅读132

分卷阅读132

亲估量着除了你还有谁呢?但是保不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父亲的意思是?”

葛礼笑道:“乡试首场考四书文三篇,五经文四篇。/优?品′小¢说.网_ \更?新?最*全·为父今日指导指导你,第一篇时文破题用‘也’,承题用‘夫’,起讲用‘意谓’,大结用‘抑’。第二篇时文破题用‘焉’,起讲用‘若曰’,大结用‘大抵’……”葛礼将首场七篇时文的格式与儿子进行了详细的约定,这就是葛观澜能够得中解元的保证。

儿子的水平葛礼还是有信心的,必然能够被同考官推荐到主考官那里,只要主考官从荐卷中找到了这些写作的顺序,就知道卷子是谁的了,那时葛观澜必然能为解元。

葛观澜到底年轻些,做这种事情还是有些担忧,犹豫道:“父亲,两位考官真就与父亲如此交好,敢冒风险做这事吗?”

葛礼哈哈一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无利不起早,闻清远的堂弟要从吏部调往户部了,史鉴的儿子就在户部做笔帖式,他们两个帮你就是帮了自己。!鸿-特?小¢说_网¢ ~更/新′最.全*”

再者,葛礼操作科举舞弊一事不是第一次了,熟能生巧,此次也是万无一失,毕竟连个查的证据也没有。更何况这次只给葛观澜一人操作,又有上头皇帝的旨意,能出什么问题?

大家互惠互利,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葛礼叫葛观澜到身前来,疼爱地抚一抚儿子的脸庞,叹道:“你是我快四十才有出来的儿子,上头最小的哥哥也大了你近二十岁,这么多孩子里边我最心疼你……为父日后如何也说不得了,只是放心不下你,无论如何也要给你挣一个光明前途。”

无论是婚姻大事,还是科举考试,葛观澜都该有最好的。

父子情深,母子之情更深,施姨娘、周姨娘和云霓妹妹都已经到京,段之缙特意请事假去城外接,几个人的气色都好,只是有些车马劳顿的疲倦。′e/z`k.s\w′.+o′r_g\

一行人住回了原来的屋子,连科奴许久没见着段之缙也不认生,好大一只肥猫横冲直撞地往二爷身上扑,段之缙着急忙慌抱住,直坠得人胳膊疼。施姨娘望着儿子又哭又笑,怎么也止不住泪水。

晚上,大家合坐一桌用饭。

分隔一年多,却仿佛三秋不见,十五岁的少女亭亭玉立,在家中规矩学得极好,匙不碰碗,箸不击盘,食不出声,只是瞧着有些生疏,到底不是几年前被鬼脸吓得告状的女童。

段之缙没话找话,侧身问施姨娘:“姨娘可知四弟找了哪家女孩儿?”

施姨娘笑道:“自然是亲上加亲,娶的王氏女,从祖辈上看,绪儿还当唤一声表妹呢!你弟妹家里不甚富裕,人长得却好,又知书达礼,跟蘋儿一般会作诗,想来也能和和美美。”

“那为何不等着成亲后一起进京?”

施姨娘回道:“你弟弟很有志气,说是读书再多也得落到实处,正好安平县令少了一个师爷,他便去了,没想到县令大人一下子就相中了他,现在一边读书一边当着师爷,听说替县令省了不少功夫。”

现在的读书人多的是“勤工俭学”的,且能早日接触基层的行政也是一件好事,段之缙赞了两句段之绪,又问道:“既然已经订好了人家,母亲不也快要进京了?”

可不是,在六月挑了一个好日子叫未婚夫妻成了亲,王虞赶在乡试前到京,只是段之缙在国子监内专心读书,直到八月初七日临时放假才回了家。

乡试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考三场,前一日进场,后一日出场,考试期间一切吃喝拉撒俱在考场之内,王虞自然也知道这个事情,还特意给他准备了吃食。

她在段之缙的考篮里用油纸包了一袋粉红色的粉,段之缙拆开一捻,凑在鼻下一闻,麦子的香气萦绕鼻尖,还有坚果的香气。

段之缙看着王虞又给他放了一只小瓷碗,问道:“母亲,这是什么?”

“没冲开的油茶面,里边放了红糖、盐、芝麻、花生碎和松子碎,吃饭的时候倒点在碗里,问水夫要开水冲开就行。”

这确实比那面饼子好。

乡试搜检极为严格,干粮全给你搓成沫沫,段之缙自小爱洁,绝吃不下这样的东西。

王虞又给他揣了一个小铁漏,“到时候啊,你就用这个小铁漏筛给搜役们看,叫他们查明了里边没有夹带,然后吃干干净净的饭,省得肠胃不适。”

段之缙应下,几个娘一起上阵把整个考篮翻查一遍,确定笔墨砚台、裁纸刀、蜡烛、火折子和卷袋都备好了,又给儿子备了一块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