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 > 分卷阅读123

分卷阅读123

…端王六月十五日要替陛下临雍讲学。!2,y,u,e¨d\u..-c.o?m!”

段之缙瞧他吓得唇也哆嗦,安慰道:“那不正好,叫端王也见识一番什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方叙墨哭丧着脸,一天下来,手指甲都啃得坑坑洼洼,“你不知道,端王不会考教四书五经,他要问策,那一天大课也要考策问。”

段之缙瞠目结舌,本以为自己知道的已经够多了,没想到方叙墨知道的更多,连大课要考什么他都清楚,“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叙墨披头散发地在炕前踱步,愁眉苦脸道:“郡主差人来说的。”

“那你担心什么?端王知道你的斤两,难道会设想你能一日之内名震海内,成当代大儒?也不可能奢望你在一夜之间成什么能臣干吏,只要你有长进,这个事儿就成了啊!”

方叙墨摇摇头:“你想的太简单了。端王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人,若不是文武双全的男孩儿他定然是看不上。*0!0-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_”

段之缙哂笑,端王家里出了“内贼”,就是再严于律人也挡不住郡主宽以待方叙墨啊。

端王也只能顺着女儿,就看方叙墨能不能坚持下来了。

第50章 临雍讲学

五月十五日, 祭酒领国子监众官与诸生于孔庙行释奠大礼,其后博士于博士厅讲经,下午司业主持大课, 仍为四书文一篇, 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六月初一日, 上月大课成绩照常公布,段之缙列为二等, 方叙墨虽苦学了一个月,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仍是列为三等。

方叙墨也非心性坚强之人,又难过地吃不下去饭回号舍痛哭, 可擦干了眼泪想着不能叫郡主失望, 仍披星戴月地读书, 颇有前几年段之缙过县试的架势,也是许久没见过朝阳和夕阳了。

每日咬着牙学, 一日日挨到了六月十五, 这一日端王代圣上临雍讲学,正是方叙墨表现的机会。·兰.兰′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十五日月望,又不是春秋仲月, 按理说该行行香礼祭孔,可端王是代圣上巡视国子监, 因而月望这天在端王的带领下, 国子监众人再行释奠礼。

这一次比之上月更为隆重。

“咚咚咚……”

寅时三刻,国子监的鸱吻还被早晨的雾气笼罩着, 大成门东侧的夔龙纹大鼓已经震响, 乐生挥舞着双臂,一轻一重, 锤击了三百六十下,待最后一声悠长的鼓韵散入薄雾,西侧景阳钟随即轰鸣,一百八十记钟声荡入在场诸人的耳朵,渐渐与心跳声合拍。

“孔氏希文、孟氏延礼、颜氏崇德、曾氏继道——”通赞官气沉丹田,嘹亮雄厚的声音回响整个孔庙,四位监生为首,身后国子监诸生自戟门鱼贯而入,腰间玉组佩叮当碰撞,又被钟声掩盖。

而孔庙中,上至端王下至学录俱已排列整齐。

端王的目光扫过山东四姓的后裔,回首看一眼通赞官,通赞官随机唱道:“启户!”各殿诸门便被拉开,执事生们先行清扫后瘗毛血,牺牲干净的毛发和血液被填入坎中,贡与先贤。

……

“维先师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昭平之乐》起,端王带领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诸生跟在四姓身后行礼。

先祭至圣先师,后祭颜子、曾子、思子、孟子,献帛焚香,这场祭礼结束时朝霞已染红了大成殿的琉璃瓦,祭祀用的胙肉被分割赏赐给大臣和国子监学生。

怀揣着已经凉透了的肉,一行人移至辟雍,端王代圣上为国子监诸生讲学。

辟雍鎏金宝顶,覆黄色琉璃瓦,四角攒尖。圆水在外,方殿在内,象征着天圆地方。

祭酒大人带领国子监学生分布坐在东西南北四座石桥上,端王先拜正中皇帝御座,于其下另设一椅作为讲学之座,远远眺过去,段之缙看见了邹文瘦削的身影跟在端王身边。

渐渐升高的太阳晒在桥上人的脸上,端王浑厚的声音从辟雍中传出,“本王代圣上临雍,观国子监内人才济济,不仅本王欣慰,想来圣心亦是开怀,可一想到还有讲学的重任,本王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了。”

“讲什么呢?讲经释义有五经博士,论道辩难有六堂先生,本王讲学岂不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日思夜想终得其解,身为朝廷超品的亲王,又领着刑部,本王能教的大概只有‘为官’一事了……”

酷热的太阳在天上暴晒,青衣襕衫下的里衣已经浸透了汗水,可大家仍是正襟危坐,至于听得了多少谁也不知道。

最后一句话落下,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