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元气?这岂非僭越?!”
“善!”夫子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赞赏光芒,声音带着由衷的喜悦,“依兰,你能想到这一层,己远超为师预料!洞悉至此,实属不凡!”
“老师也认同此理?”司徒依兰眼中亮起希冀的光芒。
夫子缓缓点头,目光仿佛穿透洞壁,望向那无形的苍穹:“一个每隔千年便要发动永夜,收割生灵以维持自身存在的‘意识体’,又怎配称之为孕育万物的源头?这不过是……鸠占鹊巢的谎言罢了。”
一旁静听的李慢慢,脸上第一次浮现出巨大的惊愕与震动,喃喃道:“如此说来……人类与昊天,皆需汲取天地元气维系存在,彼此之间……竟是竞争关系?昊天灭世,发动永夜,岂非如同……狼食羊?归根结底,不过是对生存所需‘能量’的掠夺?是强者对弱者的无情吞噬?”
夫子抬起头,望向洞顶那仿佛隔绝了真实星空的岩壁,声音悠远,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苍凉:“或许……在最初的最初,并非如此。-第\一?看?书¨网* +追?蕞*芯¢璋¢劫~昊天,或许曾是人间的守护者,如同呵护幼苗成长。可如今……”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沉凝,“人己非懵懂幼苗,己生出自我的智慧,渴望认识世界,渴望探索星空,渴望走出既定的藩篱。这时,守护……便成了圈养。”
洞内陷入一片沉重的寂静。飞瀑的轰鸣,此刻听来也像是天地无声的叹息。
许久,夫子对李慢慢道:“给她吧。”
李慢慢从腰间解下那卷散发着澄净微光的天书明字卷,双手捧起,郑重地递向司徒依兰。
司徒依兰心头剧震,恭敬接过:“老师是要弟子……参悟此卷?”
夫子颔首:“此书我翻阅无数遍,仍有诸多不解之处。你身负异世记忆,思维跳脱,不受此界樊笼束缚,或能有新的领悟。”他看着司徒依兰,眼神中带着平等探讨的意味,“你先看看,说说你的理解。或许……为师还需向你请教一二。”
“弟子不敢!”司徒依兰连忙躬身。
夫子摆手,笑容温和而豁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岂有不敢之说?师者,未必在方方面面皆胜过弟子。达者为先,理也。”
司徒依兰不再推辞,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下,小心翼翼地将心神沉入手中的天书明字卷。
书卷甫一展开,一股古老、浩瀚、仿佛蕴藏着日月轮转、宇宙生灭真意的磅礴气息骤然弥漫开来!澄净的光辉本能地想要向洞外逸散,却在触及洞口夫子布下的禁制时,如同溪流汇入大海,渐渐平息,最终安静地流淌在洞内。
嗡!
一股难以形容的宏大意志首冲司徒依兰识海!她心神剧震,连忙运转丹田那滴本源元气之液,以最精纯的天地元气护住心神,强行压下那灵魂层面的悸动。目光,终于落在了那仿佛由星光凝聚而成的古老文字上。
开篇第一句,如同定海神针,烙印心间:
明者,日月也。
……
……
日月轮回,光暗交融,生生不息,自然之理。
自然之理谓之道。
道以衍法。
法入末时,夜临,月现。
司徒依兰沉浸其中,心神随着那玄奥的文字起伏跌宕,仿佛亲眼目睹了日升月落,光暗交替的宏大图景,感受着那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宇宙韵律。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缓缓合上书页,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中闪烁着明悟与更深的困惑交织的光芒。
她起身,对着夫子深深一礼。
“明者日月也……”夫子低声重复着开篇之语,眉头微蹙,目光仿佛穿透了万古的迷雾,“明字卷,通篇讲的便是这日月轮回、光暗交替的根本之理。日月轮回,光暗交融,生灭不息,此乃自然之道……”他顿了顿,那困扰他千年的疑问再次浮上心头,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迷茫,“然而,这‘月’……究竟是何物?依兰,你……可见过月?”
司徒依兰摇头:“弟子在此方世界,从未得见月轮悬空。”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晓梦记忆里那轮清冷皎洁的玉盘,“但在弟子所得晓梦大师的记忆里,她见过,弟子亦借其记忆得窥一二。”
“哦?”夫子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如同一个渴求答案的学子,“那该是何等模样?”
司徒依兰的声音带着追忆与描述:“它悬于深邃夜空,状如无暇玉盘,散发着清冷、柔和、皎洁的光芒驱散黑暗照亮前路。”
“驱散黑暗、照亮前路……”李慢慢喃喃自语,脸上满是困惑,“那岂不是与太阳一样带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