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阿罗家的小院里。?微¢趣?晓*税+网? ?庚¢芯`醉~快/作为县公安局副局长家的公子,阿罗的家自然带着点“特殊”气息。客厅的角落里,一张旧书桌上,散乱地放着一些内部传阅的油印材料,几张盖着红章的案情通告和通缉令边缘露了出来,散发着油墨和纸张特有的味道。这对阿罗来说司空见惯,但对第一次来玩的石峰、阿彦和阿玉来说,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看!这个!悬赏五百块呢!”阿玉眼尖,指着其中一张通缉令上的金额,眼睛放光。
阿彦则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通告,看着上面描述的案件过程,眉头微蹙,带着一种本能的善良和忧虑:“这些人……太坏了。”
阿罗一脸得意:“我爸说了,这些都是坏人,迟早要抓住的!”
石峰的目光扫过那些材料。几个模糊的案件名称和嫌疑人信息,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尘封的前世记忆库。那些曾经轰动一时、最终被侦破的悬案细节,如同清晰的影像在他脑中闪过。他不动声色,随手拿起桌上阿罗的作业本和一支铅笔。
“喂,石峰,你干嘛呢?写作业啊?”阿罗凑过来。
“不是,”石峰头也不抬,在空白的作业纸背面飞快地写画起来,“我在想这几个案子……”
接下来的时间,阿玉和阿罗在院子里追逐打闹,阿彦安静地翻看着阿罗的小人书。而石峰,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在几张白纸上:
* **画地图:** 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安阳镇及周边几个关键区域,标注出几个点。
* **写分析:** 字迹虽稚嫩,但条理清晰:
* “案犯甲(杀人犯):惯用撬棍,有赌瘾,欠债。!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最可能藏匿点:1. 老街废弃染坊;2. 西山脚破庙;3. 码头废弃渔船(按可能性排序)。当前状态:惊慌,缺钱,可能试图再次作案。”
* “案犯乙(女):手法利落,反侦察强。可能伪装:1. 收购山货的女贩(近期出现);2. 长途车站附近小旅馆清洁工;3. 邻县亲戚家。武器:短刀,藏于随身布袋。”
* **画“预言”:** 其中一张纸上,石峰甚至用铅笔潦草地画了一个场景:一个穿着类似警服(线条简单)的女性身影,正将一个挣扎的男性按倒在地。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女警抓坏蛋”。
几张纸写完画完,石峰把它们叠好,顺手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和其他材料混在一起,仿佛只是几张无聊的涂鸦。右下角,他模仿着看过的动画片,认真地写上:**少年侦探团4人**(石峰、阿罗、阿彦、阿玉)。
下午,阿罗的父亲,那位面容严肃的罗副局长下班回家。他习惯性地走向书桌,准备整理材料。那几张叠放在最上面的、明显是小孩子笔迹的纸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皱着眉,随手拿起来,以为是儿子的乱涂乱画,准备训斥几句。
然而,目光扫过纸上的内容,罗副局长脸上的愠怒瞬间凝固,随即变成了极度的震惊!纸上那看似幼稚的分析,逻辑之严密、指向之精准,远超他手下一些老侦查员的思路!尤其是对案犯甲藏匿点的排序和状态描述,几乎就是他们在摸索的方向!更让他后背发凉的是那张“女警抓坏蛋”的画——他们内部刚刚收到邻县协查通报,该案犯乙极有可能流窜到本县,而且负责追捕的主力,正是邻县那位以干练闻名的女刑警队长!这“预言”般的巧合,简首匪夷所思!
他猛地抬头看向在院子里玩耍的西个孩子,目光锐利如刀,最终落在那个最安静、眼神也最沉静的石峰身上。,e*r+c\i*y\a?n¨.`c?o!m′他强压住心头的惊涛骇浪,不动声色地将那几张纸仔细收好。
接下来的几天,罗副局长不动声色地按照纸上分析的方向,尤其是案犯甲的三个藏匿点,重点布置了警力。结果,仅仅两天后,在第一个地点——老街废弃染坊,惊慌失措、正试图撬开一个旧保险箱的案犯甲就被蹲守的民警一举抓获!人赃并获!而关于案犯乙的线索,也迅速与邻县传来的信息高度吻合,那张“女警抓坏蛋”的画,仿佛一个诡异的预言,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几天后,罗副局长把西个孩子叫到办公室。他脸上依旧严肃,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他把一个信封放在桌上,推到孩子们面前。
“这是悬赏奖金,”他声音低沉,“按照规定,提供关键线索协助破案,可以获得奖励。不过……你们是未成年人,这笔钱,按规定只能给你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