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大多数企业,都会被这次股灾吓破胆。
别说是研发投入,就算是市场投入都开始缩减。
日本企业变得更喜欢存储大量现金,而不是投入到研发之中。
活下来,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存储大量资金对于企业个体很好,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然而这种事,会严重阻碍国家发展。
因为市场上金钱数量有限。
公司存储的太多,市场流动性就会大大减少,产生通货紧缩。
同时,公司对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会不足。
这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
因为传统行业发展缓慢,不需要进行太多投资也可以获得超高收益。
但对于新兴产业,经营保守却十分致命。
新兴产业,尤其是当下日本占优的半导体新兴产业,是一个周期性波动很强的行业。
通常都是大赚几年,又亏损几年。
半导体公司需要的是,赚钱那几年拼命生产积攒更多资金,然后在亏损那几年大规模建厂。
这样完成建厂的时候,就会赶上行业赚钱周期,从而赚取更多钱财。
三星电子和台积电,就是这一领域的高手。
因此这两家公司在半导体世界的地位,不断上升。
日本则是反面例子。
因为被股灾吓坏了,所以遇到半导体下行周期,根本就不敢更多投入,害怕亏损倒闭。#?兰°?e兰D文?t学
因此日本的半导体市场,很快就被韩国湾湾瓜分,就连美国都饱餐一顿。
当然,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溃败,也有丧失终端消费市场的因素。
20世纪后半段,日本的电子产品营销世界。
日本的半导体公司,也借此实现高速发展。
21世纪,日本的电子产品走向没落。
无论是计算机还是手机,销量都沦为其它选项。
半导体产业没了电子产品的支持,走向没落也是一种必然。
欧洲其实也是类似情况。
随着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诺基亚等公司,陆续退出消费电子市场。
欧洲的半导体产业,也逐渐走向消亡。
韩国则是另一个场景。
因为三星、lg等公司在消费端电子市场的崛起,半导体产业很快成为国家支柱产业。
至于湾湾半导体产业,则是美国电子产品走强的结果。
美国的电子品牌在21世纪重新崛起,从日本手中夺回世界第一位置。
但美国的人力成本太高,只能将产业放在附庸地。
这一块湾湾做的最好,因此将代工业务交给湾湾。
不过这一世有竹下雅人,日本消费端电子产品很难完全没落。
因此日本半导体产业链,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当然,象现在这样一枝独秀是不要想了。
这种事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亦或者是隔壁邻居,都不会允许。
日本可以成为之一,但不能成为唯一。
总部的事情不算多,简单处理好后,竹下雅人伸了个懒腰。
“酒井桑,走,去星海投资。”
“嗨!”
来到星海投资,竹下雅人懒得寒喧直接开口问。
“嘉本桑,公司还剩多少日元资金?”
“目前公司还有将近5w亿日元没有处理。”
七八万亿日元的现金,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换成美元。
这么多美元,可是日本半年多一点的外贸收入。
规模太过庞大,会引起政府部门的不安。
你什么意思?
这么大规模资金外逃。
竹下雅人翘着二郎腿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