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凝视着面前光影交错的印象派画作,原本轻松的神情倏然收敛,变得专注。′z¨h′a~o-x^s·.?n\e/t`
英挺的剑眉微微拧了起来,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偌大的展厅里,人流穿梭。
沈瑶安静地站在他身旁,没有出声打扰。
片刻后,程昱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了思绪,紧锁的眉峰豁然舒展,他若有所悟地转头看向沈瑶,开口道:“你说的对。”
他的声音里带着找到答案后的通透。
“就像我们做商业决策,表面看,依赖的是冰冷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推演。”
程昱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画作,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但追到根子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决策者本人的性格、过往经历,甚至是潜意识里的价值观。”
沈瑶双眸倏然一亮!
找到了!
就是这个!
程昱看待艺术的方式,和她如出一辙!
他们都不是那种只会在画作前感叹“好美啊”的普通人,而是习惯性地去穿透表象,探寻其背后驱动一切的底层逻辑与人性规律。
两人并肩走到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画像前。
画作被厚厚的防弹玻璃保护着,前面黑压压地挤满了人。
其他人都拼了命地往前挤,高举着手机,像完成一项任务般,试图拍下一张足够清晰发朋友圈的照片。
沈瑶却拉着程昱的胳膊,轻轻退后几步。
她选择站在稍外围一些,一个不那么拥挤,却能完整欣赏画作全貌的最佳角度,静静地凝视着那抹被解读了千百遍的神秘微笑。
喧嚣与狂热中,她遗世而独立。
“不凑近点仔细看看?”
程昱有些不解地侧头问她。
“有时候,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沈瑶唇边泛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眼眸中闪烁着清澈的智慧光芒,“而且,比起这幅己经被过度神化和解读的成品,我个人其实更偏爱研究达芬奇那些未完成的素描手稿。·我!的!书¨城^ ^无¨错.内\容-”
她侧过脸,迎上程昱探究的目光,不疾不徐地继续说:“在我看来,还没最终定型的作品凌乱的线条和修改的痕迹,反而更能真切地展现旷世天才在创作中的思考轨迹和灵感火花。
是最鲜活,最真实的东西。”
程昱的脚步停住了。
他转过头,深深地,深深地注视着身旁的女孩。
女孩的美貌是锋利的刀,可她的思想,却像浩瀚的星空。
“沈瑶,”
他缓缓开口,声音压低了些,显得格外磁性,“你总是能敏锐地洞察到一些被常人所忽略的东西……很特别。”
……
博物馆内的咖啡馆,雅致又明亮。
沈瑶点了一杯清香的红茶,程昱则要了一杯浓郁的美式。
“说真的,”
程昱用小银匙轻轻搅动着黑色的液体。
他抬起眼,目光灼灼,锁定对面那个从容淡雅的女孩,“你一个主修经济管理的学生,怎么会对艺术有这么多独到的见解和知识储备?”
“可能是我爸的原因吧?我父亲是在县文化馆工作。”
她语气平淡地陈述一个事实,却聪明地隐去了父亲只是个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的图书管理员,而非什么艺术大家。
她端起骨瓷茶杯,轻呷一口。
“而且我认为,”
她话锋一转,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程昱,今天的重头戏,开始了,“商业与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核心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进行创造与满足,都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新思维。”
程昱赞同地点头,深邃的眼眸里闪动着思索的光:“我爸也常说,一个顶级的商人,不仅需要企业家的果敢和远见,更要有艺术家的敏锐首觉和哲学家的思辨深度。”
“程叔叔的确很有见地。”
沈瑶抓住机会,顺着他的话,不露痕迹地将话题引向了她真正的目标。
“其实在我看来,程氏集团能在竞争激烈的亚洲市场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ˉ×看?D书$>君=[2 ?~-追!@最?a±新(D°章a(±节?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精准地把握住了当地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情感需求,并将之巧妙地融入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之中。”
她看见程昱的眼睛越来越亮。
于是她继续加码:
“从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