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轧钢厂下班的铃声刚响过,陈阳就匆匆出了厂门。`天/禧`晓^说!蛧_ ¢已+发^布?最/芯′蟑^劫′
他先去了趟百货商店买了两斤上好的龙井茶,又到副食品商店称了西色点心:茯苓饼、核桃酥、蜜三刀和绿豆糕。
最后在中药铺挑了一支上好的野山参,用红纸包得方方正正。
这是他准备的拜师礼。
到达永安堂时,永安堂己经挂上了“今日停诊”的牌子,这是准备下班了。
陈阳推门进去,看见韦子明正在整理桌子。
店里的经理和两个店员,也分别在忙碌。
陈阳依次与众人打了招呼,然后将东西拿到了柜台边。
把礼物一一摆在柜台上后,“师父,这是弟子的一点心意。”
韦子明颇为意外,但又很高兴。
他虽然嘴上说着不用管那些俗气的规矩,但他毕竟是个老派人,内心还是喜欢懂规矩的年轻人。
不是在意那点东西,而是在意徒弟的态度。
“小陈啊,现在提倡新事新办,咱们一切从简就行。”
从简可以,但基本的仪式还是要有的。
韦子明先对着墙上中医祖师像鞠了一躬,然后才在太师椅上坐下。
陈阳把茶杯双手奉上,茶是新沏的茉莉花茶,清香扑鼻。¢咸`鱼/看¨书-罔? ·首+发_
“师父请用茶。”
韦子明接过,吹了吹后抿了一口就放在旁边。
按照老礼数本该有三跪九叩,现在简化成了三个鞠躬。
陈阳鞠完躬,又递上红纸包着的野山参。
“好好好。”韦子明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从兜里掏出个红包塞给陈阳,“这是改口费,以后就叫师父了。”
红包是他昨晚就准备好的,因为他也在预备着陈阳拜师。
药铺经理带头鼓掌,两个年轻店员也跟着拍手。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韦子明的徒弟了。”韦子明拍拍陈阳的肩膀,压低声音道:“就恐怕我以后根本教不了你什么。”
陈阳正色道:“师父此言差矣,闻道有先后,先者为师。”
不管谁的医术高低,在外人面前,得给足师父面子。
经理老周笑呵呵道:“现在讲究革命化的师徒关系,你们这是互相学习嘛!”
韦子明拍手道:“对对,就是这样,相互学习。”
他拉着陈阳的手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个传人,现在好了。对了,你那手鬼门十三针针法,什么时候教教师父?”
两个店员噗嗤笑出声,经理也笑道:“老韦,你倒是一点不客气!”
临走时,韦子明非要送陈阳一套《绍兴本草》,是晚清时期的印本,纸页都己经泛黄了。_卡?卡^晓*说·罔. ~吾,错¢内~容¢
这书编纂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宋代最后一本官方医书。
“这可是一本好书,里头还有我爷爷的批注。”
陈阳郑重地接过,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
这不但是一本医书,还是一件古董,韦老爷子当真大方。
等到韦子明下班,陈阳本想骑自行车送他回家。
但韦子明坚决不肯,而是自己拦了辆人力三轮车。
与韦老爷子挥手作别后,陈阳便去了百货大楼。
当时苏瑜正在鞋子柜台忙碌,百货大楼的上班时间为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
周末那天,晚上还要延长一个小时,十点才下班。
所以售货员的工作时间也够长的。
陈阳来到鞋子柜台的时候,苏瑜刚给一位顾客拿了一双鞋。
“陈阳,你怎么来了?”看到陈阳,苏瑜挺高兴的,原本有点疲惫的眸子立刻明亮了几分。
陈阳扶着柜台站了,开玩笑道:“我代表广大工人阶级来监督一下你的工作,看看你有没有偷懒。”
苏瑜噗嗤一声笑了。
“那你好好监督吧,可不能让我犯了玩忽职守的错误。”
陈阳指了指自己眼睛道:“你就放心好了,这双眼睛己经擦得雪亮,绝对不会让你犯错。”
“让我看看够不够亮。”苏瑜轻笑说着,往陈阳挪近了两步。
她看到陈阳好看的桃花眼亮晶晶的,随着他的眨眼,里面光芒闪耀。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苏瑜觉得这话一点没错。
从陈阳的眼睛就可以见出陈阳是个积极乐观又幽默有趣的人。
“你吃过晚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