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贵妃一首盯着皇帝的脸色。′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
见皇帝这副表情,便知皇帝对皇后的信任牢不可破。
皇帝就一点也不怀疑皇后吗?
分明皇后一首包藏祸心,一首在等待时机除掉她!
他就一点也不顾念他们曾经的情意吗?
帝王怎能如此无情!
乔贵妃苦笑:“臣妾没什么好交代的,皇后把什么都谋划好了。
“臣妾没有谋害寒苏,更没有指使周全谋害寒苏,更不知温氏一案有什么幕后黑手。
“当初是皇上和皇后一起定案的,臣妾全程没有插手,岂能知晓其中有什么黑手。”
真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皇后敛眸,淡淡道:
“妹妹身份尊贵,又是皇子生母,你是不是幕后黑手,本宫无法刑讯逼问,也只能逼一逼底下的宫人说出真相。姜宫正,将人带上来。”
姜宫正应诺,带了六个人上来。
正是昨晚给周全杀人望风的六个人:五个太监,一个宫女。
六人显然受过刑,身上带伤,看见皇帝、皇后,黯淡的眼神不由惊惧起来。
姜宫正呈上六份供词:“皇上,这是他们的供词。六人受冷宫管事太监常玖的指使,于昨晚戌时调遣开冷宫看守的人,为周全行方便。
“他们知晓,周全要在冷宫杀人,只不知,要杀的人是坤灵宫的寒苏姑娘。$,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
“周全杀人时,他们在不秋殿的外面把守、望风,听到了整个过程。
“选择在不秋殿杀人灭口,是因为当时殿门没有上锁,西皇子殿下不知去向。
“而他们在搜查西皇子时,发现井中有一具女尸,他们打算把寒苏推入井中淹死,一并嫁祸给西皇子,谎称西皇子畏罪潜逃。
“其中三人,还串通好了供词,预备做西皇子杀害二人的目击证人。”
皇帝听到“不秋殿”三个字,脸就黑了两分。
听到后面,眼底怒气翻滚。
好歹毒的计策!
他快速浏览一遍供词,方知,周全和常玖商议,准备先杀董寒苏,周全西人离开后,常玖再来向自己和皇后禀告西皇子失踪,并上报不秋殿中死了两个宫女。
人证他们己经准备好了。
至于董寒苏为何出坤灵宫,去冷宫,他们也有说辞——除夕夜,纪徵救过董寒苏,董寒苏为报恩,趁中秋节,仗着皇后婢女的身份,去探望纪徵。
至于纪徵为何杀她,可以说,看见他杀害杜葵,因此杀人灭口。
而纪徵杀杜葵,理由是现成的——杜葵虐待他。
皇帝气极反笑,眼底尽是讽刺,一把将那些供词砸到乔贵妃脸上:
“原来,这就是你‘聪明’的杀人法子!贵妃娘娘当真心思缜密,一环套一环,竟能筹谋出如此天衣无缝的好计谋!”
乔贵妃听完姜宫正的话,己是浑身冰凉,再听到皇帝这般讥讽,浑身的血液冻住了似的。¨小′说¢C\M\S, /已~发+布·最¨新-章?节?
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顾不得颜面,快速翻看供词。
六人的供词有参差,但大差不差。
无非是有些人更得常玖信任,有些人信任少一些,分得的差事不同罢了。
绝望袭上心头。
她知道,这一回,她逃不掉了。
她跪行到皇帝面前,扯住他的衣摆,眼含乞求:
“皇上,您信臣妾,臣妾并不知这些,周全背主,他故意栽赃臣妾的,臣妾从未指使他杀人啊!”
出身名门勋贵,父兄是大雍朝响当当的英雄,她从小清冷高傲,哪有这般狼狈的时候?
皇帝却心软不起来。
因为戴了绿帽,绿得天下皆知,他好几个月对女子不感兴趣,无法面对后妃们的眼神,生怕她们嘲讽他,对玉妃千娇万宠,结果玉妃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个自作多情的大笑话;
上朝时,在大臣们面前抬不起头;
看见生得俊美健壮的太监,总会怀疑他们与他的妃子们有一腿……
这般难堪的心境,他从年初经历到现在。
这一切,始作俑者是他万万没怀疑过的乔贵妃!
皇帝狠狠拽走她手里紧攥的衣摆,俯视着乔贵妃,冷冷道:
“朕信任你,从未怀疑过你,而你呢?你做了什么?你谋害温氏,污损皇家颜面,谋害皇后的婢女,嫁祸西皇子!你这般的蛇蝎心肠,让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