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号“优雅访客”(梵卓·诺斯费拉图):** 该个体是唯一在此时段表现出明确“管家”职能迹象的存在。其活动轨迹固定:于天色未明时外出(规避日光?),于晨光初现时返回,携带有附近街区所能购得的、种类相对丰富的早餐食物。其行为模式包括:将食物以近乎艺术品的姿态摆放在长桌上,随后退至阴影角落,如同一尊完美的、面带微笑的观察者雕像。其自身不摄入任何固体或液体,推测能量来源存疑(详见附录《关于血族能量补充途径的猜想(危险!勿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代号“户主”(莉亚·维尔):** 通常在“早餐”开始后半程,从地下室方向出现。′s·a~n,s+a^n_y+q/.-c*o*m+精神状态特征:双眼迷蒙,眼下有明显青影,发丝间常沾染不明粉末(多为亮晶晶或焦黑色)。行动模式:跌跌撞撞扑向餐桌,抓起食物机械咀嚼,全程呈半梦游状态。强烈怀疑其夜间活动(自称“研究实验”)严重违反青少年生物钟管理条例及基本安全守则。
* **代号“守护者/管家”(奥丁·卡利斯托斯):** 几乎与“户主”同时出现于楼梯口。精神状态:极度清醒,目光锐利如新磨刀锋,周身能量场稳定内敛(与“户主”形成惨烈对比)。其宣称无需常规睡眠,修炼即休息。此言论有待验证(非人类生理结构存疑)。
* **代号“学徒”(汤姆·马里厄斯·里德尔):** 紧随“守护者”之后出现。精神状态:介于清醒与困倦之间,脸颊常带有压痕(推测源自寝具)。此状态为其一天中相对最接近正常人类幼童的时刻。值得注意的是,其眼神中的早熟与探究欲在晨间亦清晰可见。
* **代号“学者”(幽冥):** 无实体进食需求。行为模式:固定悬浮于长桌一侧上空约30厘米处,银白色轮廓在晨光下略显稀薄。虽不参与物质摄入,但坚持“在场”,疑似维持某种存在感或进行社会学观察。
* **代号“大型犬科”(格雷戈·沃夫):** 通常尾随“学者”出现。精神状态:异常亢奋,与“户主”的萎靡再次形成极端对比。其能量场波动剧烈(非攻击性),目光始终锁定“学者”,其持续高亢的精神状态来源成谜,可能涉及非正常荷尔蒙分泌或物种特性(详见《狼人异常行为研究:以个案gw为例》)。
**结论:** 该集合体的晨间聚集行为,构成了蜘蛛尾巷13号内部生态循环的起始点。其成员互动模式复杂,能量层级差异巨大,稳定性存疑。建议持续远距离观察,避免直接介入。
---
**蜘蛛尾巷13号,二楼书房(临时教学区)。**
“哦,我的冥!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首冰冷的诗篇,冻结了时光,却点燃了我灵魂的火焰!每当感知到你虚无的脉动,我确信,那是命运在为我而震颤!” 饱含深情(且语法混乱)的咏叹调,如同魔音灌耳,穿透了书房相对厚重的木门。
汤姆面无表情地从摊开的厚重典籍上抬起头——《基础元素理论与位面偏移假说(精要版)》。他看向自己的“导师”。
幽冥,那银白色的灵体此刻正剧烈地波动着,半透明的面部轮廓扭曲得如同被狂风吹皱的水面,充分诠释了何为“灵体意义上的濒临崩溃”。而在距离幽冥最远的书房角落,棕发健硕的格雷戈·沃夫,正单手抚胸,对着虚空(确切说是幽冥的方向),深情款款地继续着他每日必修的“诗歌创作”与情感抒发。令人费解的是,他如何能坚持六年,每日“诗兴”不减,且词汇库似乎永不枯竭?
冰冷?幽冥内心在咆哮,我一个灵体温都是环境同步的好吗!点燃灵魂?你一个狼人懂什么叫灵魂火焰?还虚无的脉动?!它忍无可忍,操控起书桌上一个空置的墨水瓶,带着精准的怨念,划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
“砰!”
正中格雷戈饱满的额头!
“啊!”格雷戈发出一声短促的痛呼,捂着脑门,总算暂时闭上了他那情感过剩的嘴,眼神里充满了委屈和……满足?被砸中也算互动?
“倒了?满意了?”幽冥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银白色的“手指”点了点汤姆面前的古籍,“看到了?力量的控制,无关乎形态。继续,第三章第七节,关于空间褶皱的能量溢出效应。”
汤姆低下头,红宝石般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快的、近乎领悟的光芒。他安静地继续阅读,仿佛刚才那场闹剧从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