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热闹,结果真摆了,又实在累得慌。我这一天什么都没干,光拉架了,那几个小娃,一个看不住就会打起来,争吃食争得嗷嗷大哭。”
“小孩子嘛,都是这样的。”乔檀道,“你前两天不也因为争柿饼和你哥大打出手?”
“我哥?”小甜哼笑,“我哥以后可不敢和我动手了,我嫂子可厉害了,一定能治住他!”
“好了好了,别在这里说闲话了。”徐氏催促,“赶紧回去干活。”
说完冲乔檀笑了笑,自己先走了。
门一关,小甜的表情立刻变得促狭起来,“我娘这是听下去了。”她凑到乔檀耳朵边说悄悄话,“别看她急着给我哥娶媳妇,真娶回来了又担心我哥受气,又听不得什么有了媳妇忘了娘之类的话,这几夜想的可多了,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
乔檀心想徐婶睡不好一定也与小甜的婚嫁问题有关,但她知道小甜一直很抗拒自己的婚事,便按下不表,只笑嘻嘻地催促她,“汤好了,来,小甜,咱们把汤端过去。”
“好!”小甜忙和乔檀一起抬起了大铁锅,两人边说边笑地把汤送了过去。
---
五日后,腊月初六,小容哥成亲的大喜日子。
乔檀天不亮便去了徐婶家里,帮着收拾院子,整理床铺家具,贴喜字,挂灯笼,放鞭炮。前几日过会时用过的棚子重新搭上,里里外外铺上喜庆的红布,再在每一张方桌上贴上大大的喜字,新房和宴请宾客的地方就都成啦。
徐婶和张四叔全程忙来忙去,又被村民们起哄闹腾,出了不少洋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阵敲敲打打的锣鼓乐和霹雳吧啦的鞭炮声中,一身大红喜服的小容哥接了新娘回来,二人拜天地,入洞房,在大家伙的哄闹声中完成了仪式。
村里结婚的流程不算复杂,很快就好了,乔檀在厨房里忙进忙出的,逮着空隙就踮着脚尖看几眼,又扯着嗓子和身边的人说了几句话,奈何鞭炮声实在太大,她们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便相视一笑,继续各忙各的去了。
乔檀的主要任务依旧是席面!
喜宴喜宴,足够喜庆才好,乔檀选的都是吉庆有余的菜肴,一道红枣花生银耳莲子羹寓意早生贵子,合时水果盘代表万紫千红,锦绣卤水拼象征锦绣前程,梅菜蒸虾代表美满幸福,清蒸桂花鱼则是富贵有鱼。
另外还有寓意永结喜同心的八宝饭,有白头偕老之意的上汤白果猪肚,等等等等。不光讲究,且摆盘精致,色香味俱佳,绝对令主家有面子,客人吃的香,主客尽欢。
散了婚席,和小容哥关系好的几个开始闹洞房。
乔檀在厨房里忙了一天,好不容易忙好了,填了填肚子准备带着乔樱乔松去小甜家里凑凑热闹,却惊愕地发现,都这么晚了,他们姐弟两个还没有回来。
莫非是到徐婶家玩去了?不应该啊,按理该和她打个招呼再去的。
便问向身旁,家里孩子同样在义孰里上学的一位大娘,“小冰回家了吗?”
“回来了啊。”对方诧异地看着乔檀,“乔樱乔松还没回来吗?我家那个早就去隔壁家里要喜糖吃去了。”
乔檀呆呆地听着,一股不祥的预感忽地涌上心头。
哪还有去闹洞房凑热闹的心思,她冲出房门,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确定乔樱乔松不在家里后奔向小甜家,结果不出预料的,小甜家里也看不到他们两个的身影。
他们去哪儿了呢?
正是茫然无措,小甜没头苍蝇似得撞了进来,气喘吁吁地将一封信交给乔檀,“檀儿姐,刚刚有人送了封信过来,说是给你的,你瞧瞧。”
乔檀心里咯噔一声,飞快打开信纸,快速浏览了一遍。
信上寥寥数句,却字字牵动着乔檀的心,一封信看完,她的脸惨白无色,像是被人抽干了血似得。
见乔檀脸色大变,小甜也没了回家玩闹的心情,有些紧张的问:“怎么了檀儿姐?”
乔檀捏着信纸,怔怔看了小甜一眼,她深知信上的事不能让小甜,让正在忙小容哥婚事的徐氏知道,便勉强挤出来一个笑容,反问她:“小甜,这信是谁送来的?”
“像是庄子上的人,长工,地里干活的。”小甜一皱眉,“到底怎么了呢?信上写了些什么啊?”
“没什么。”乔檀把信收了起来,“霍大娘她们呢?”
“霍大娘早就回家了呀。”
“哦。”乔檀故作镇定,“我有点事找霍大娘和高村正,你先回家,我完事了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