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 第150章完结

第150章完结

“这段时间你多担待些,等万物工坊将水利织丝机以及相应的机械全部改良完善后,我便会在江南各地重新安置工坊,到时再加大力度吸引他们入工坊解决那些人的生计问题。-我`地,书¨城_ ′耕+欣.蕞`哙+”

“那周云就代江南地区的百姓谢过大人了!”周云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显然这一路奔波上的所见所闻,对她来说也是不小的心理压力。

-

程嘉柔拿着一叠文件,看着周云带着女营的诸位女兵一阵风似的走了,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她都没有察觉到的笑意。

这位昔日的同僚现在看起来倒是越活越肆意了。

宋时看着她眼下微微发青的眼眶:“你睡了多久?是太久没给你放假了吗?忙完这段时间你休沐几天吧!”

“不用,我暂时还不想休沐。”程嘉柔的眼神动了动,不过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将手上的文件交给宋时。

“京师那边的消息,一级区域的官道已经全部修缮完毕,二级区域的官道也快要接近完工。三级区域目前还要一段时间,不过万物工坊最近做出来了一个好东西!或可以同玻璃一样行销海外!样品已经送到了南京了!或许可以先提供给巡检司和教育部。”

“哦?”

宋时看着门口这辆比一般马车要大上一半多的四轮马车,有些晃神。

她之前是提出过想要一些更大更快的马车充当公共交通的助力,没想到万物工坊速度这么快。

不过想到万物工坊旁边就是高炉钢厂,想必之前最大的问题弹簧,已经解决了。

大魏的马车为了方便转向,主流的还是双轮,而四轮的马车不仅大了许多,就连造型上也大气精致了不少,尤其是那四个车轮,钢制的骨架外套着一层黑色的橡胶,上面花纹繁复。-我^得¢书\城. !醉*新`章/结^庚¨薪`筷^

那是宋时找人从南洋好不容易移植过来的橡胶植物,只能在琼州等地生长,等了好久才积攒了这些,万物工坊就这么霍霍了?

那他们还有功夫给自己做蒸汽机、纺织机、自行车、火箭炮吗?

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她想要攀的科技树也无法一蹴而就。

宋时不禁有些感叹。

爬上去看了一下,这个四轮马车不仅外观大气,里面陈设也算奢华,空间安排的规整有度,玻璃做窗,头顶也开了一个天窗,采光不错,即使在车厢里,也能看书的程度。

旁边还有收拢的小桌板,如果支起来,写字吃饭应该也不碍事。里面大概能坐4-6个人,如果去掉那些设施,装载货物也应该不错。

“这马车是四轮的,对道路的要求很高吧?”宋时转头问程嘉柔。

她点了点头:“对,只能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行驶,到了石板和黄泥路上,即使装了四个弹簧片也会有些颠簸。但是在水泥路上却平稳的能看书!等官道修到南京,想必这马车就能派上不错的用场!”

“不错可以按照这个骨架做出低,中,高不同配置的四轮马车,根据买主的身份再细分!”

两人上了马车体验了一番,果然比起之前的马车在减震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相比火器这样的东西,与战争无关的高附加值产品却是宋时最喜欢的外贸利器,况且这样的马车想必大魏的那些富商也会喜欢。

市面上流动的白银还是太多了,宋时多少还是想要再收拢一些回来。

要知道,宋时卖给洋人的无相散,一人使用的分量已经涨到了六百两了!

不过她刚下马车,就收到了贺章从前线传来的消息。~艘?艘!晓?说`惘, /追?醉`辛?章′結-

他派人押送了两个人过来。

却是:两个西方的传教士!

第144章 洋人要说,其实大魏的西洋人……

要说,其实大魏的西洋人也不算少。

用了一生精力融入大明的利玛窦,也是花了十年时间学习大魏的言行举止,才打入了当时的士人阶级,得以传教。

然后就被利玛窦找出了一条学术传教的路径,耶稣教靠着被利玛窦改良过的教义,以及利玛窦的人格魅力倒是在京师也引起过不小的波澜。

继承他衣钵的汤若望,为了在大魏传教也通过澳门那个小基地往大魏输送了不少的人,他翻译的《远镜说》就很细致的讲解了望远镜的制作原理,不过直到宋时破解了玻璃的制作方法后,千里镜才成为了军中的标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