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 第173章完结

第173章完结

马防与耿恭的胜利,又带来了短暂的和平局面,只是和平的时间似乎越来越短了。*丸\夲?神!栈! \首?发¢

八年后,章帝元和三年(86年),烧当羌的首领迷吾再次揭竿而起,率领羌人叛逃出塞。迷吾有一个弟弟,名叫号吾,相当的骁勇,他并不把汉边关守军放在眼里,率军攻打陇西边界。然而一名小吏就把轻敌的号吾给收拾了。陇西郡督烽掾李章,不过是一个负责烽火的小官吏,率军迎战,结果号吾战败被俘虏,并押解到陇西太守张纡跟前。

号吾对张纡说:“杀了我一人,无损西羌的实力,如果你把我给放了,那么我保证诸羌部落一定罢兵,不再侵犯边塞。”

张纡一听,心想不妨一试,便把号吾给放了。号吾也确实遵守承诺,返回后,劝说兄长迷吾放弃进攻东汉边塞,解散诸羌部落的联军,迷吾率军撤退到黄河北岸的归义城。

一场冲突眼看很快就会平息了,不想节外生枝。

护羌校尉傅育对张纡的怀柔政策相当不满,他企图通过武力手段解决烧当羌的屡屡叛乱,但此时迷吾与号吾均向张纡投降了,如果此时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躌?4¨看¨书\ /免+废`跃′黩*

傅育招了一批人,专门前往羌、胡各部落,企图挑拔羌人与胡人的矛盾,以收渔翁之利。但是傅育的伎俩太露骨了,以致于很快便被羌人与胡人看穿了。这使得汉、羌很脆弱的民族感情再次崩溃,愤怒的羌人部落纷纷逃出塞外,投靠烧当羌的酋豪迷吾。

羌人的叛逃又给傅育予口实,他上书朝廷,请求征发边郡军队数万人,出击西羌。章和元年(87年)三月,在边郡军队尚未集结完毕时,迫不急待的傅育便率自己的麾下的精锐骑兵三千余人,对迷吾的烧当羌部落展开进攻。

迷吾在得知傅育大军出动的消息后,马上下令撤除庐帐,即刻撤退。

傅育焉肯就此罢手,领着三千骑兵急追不舍,到了夜幕降临时,追到了一处名为三兜谷的地方。傅育见羌人一路狂逃,根本就不去防备羌人的反扑,入夜时分,骑兵们就地休息,准备明日继续追击,试想想大军在山谷之中却丝毫没有戒备,结果会怎么样呢?

迷吾悄悄率羌军包围了三兜谷,在下半夜时,突然发动袭击。\零^点/墈/书^ \冕!费!阅_读\汉军虽然训练有素,无奈天色极暗,狭窄的地形也不利于军队的展开,结果遭到惨败,护羌校尉傅育战死,阵亡的官兵八百八十人。

傅育战死,陇西太守张纡接任护羌校尉。

此时从诸郡调来的军队已经陆续到达陇西,为了更好地指挥前线作战,张纡将护羌校尉的驻地移到离边界更近的临羌(隶属金城郡),并且留下一万名士兵在临羌屯垦。

迷吾在击杀傅育之后,向北撤到西海(青海湖)附近,又联合河湟一带的羌部落,对金城郡发动进攻。然而迷吾在选择作战方向上犯下大错,此时金城郡重兵集结,正严阵以待哩。张纡派遣从事司马防以精兵迎战迷吾,双方在木乘谷狭路相逢。迷吾的羌军撞到刀锋上了,被打得大败而回。

失利后的迷吾又盘计着投降的事宜,他派了一名译者前往临羌,向护羌校尉张纡求降。张纡同意了。

然而张纡的双眼明明是暗藏杀气!

迷吾没有在意。因为他相信张纡,他的弟弟号吾被俘后,不正是张纡将他释放,让他回来劝降羌人的部众吗?

但是张纡不相信迷吾,因为迷吾不仅两次叛乱,而且还杀死了他的前任傅育,要是自己不手刃迷吾,能对得起“护羌校尉”这个名头吗?

迷吾确实没有防备心,他亲自前往临羌大营向张纡投降,而且还带来八百名羌人的重要头目。张纡笑呵呵地摆起酒宴,款待诸位羌豪,当迷吾心怀感激地举起酒杯时,他不曾想到,这杯酒乃是死亡之酒。

张纡在酒中下了毒,不止是迷吾手中的这杯,每位羌豪手中的酒均是毒酒。

热酒下肚,杯过三巡,所有的羌豪都开始感到身体的不适,继而疼痛难忍,大惊失色,惊呼道:“是毒酒!”就在这时,张纡把酒杯一掷,埋伏在外的刀斧手闯了进来,你想想羌豪们全部中毒,哪有半点力气做抵抗,只消一盏茶的时间,只见得刀光斧影,血光四溅,人头乱飞,八百名羌豪,被屠杀得一干二净。

张纡割下迷吾的首级,在傅育的墓前祭奠。

随后,汉军倾巢而出,直杀向羌军大本营,群龙无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