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不过,西班牙的战船还依然保留着船头上的撞角,杀伤人员和摧毁敌船的两种火炮的数量继续保持平衡。他们仿照英国,降低了船头上船楼的高度,但船尾的船楼仍然造得很高,并在上面设置了敌人难以对付的轻型炮组。
西班牙人仍然把他们的战船看作是主要来携带陆军的海上浮动堡垒。与此相反,英国人则不愿浪费船上的舱位和人力来装载不懂海战的陆地部队,他们训练水手离开炮位或者攀下帆缆,操起长矛或短剑,强行登上敌船或者竭力把登上自己舰上的敌人赶走。
这些就是各国海军战术理论的区别,它导致了英吉利海峡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参见第十三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无畏舰队,开创了海军作战史上桅帆舷侧炮战船的新纪元,并标志着英国谋求制海权的开始。
海军强国的出现
16世纪前,海军战略基本上是依附于陆地战略的。中国的郑和跨越广阔的海洋,以海军力量为工具,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作出某些杰出贡献(参见第十二章→东亚→中国)。然而,只有葡萄牙的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最先表明了这样一种思想,即要让海军远涉重洋,为本国攫取政治和经济利益。他在印度沿岸建立起一个海军基地网,使葡萄牙得以控制其海上航线和海岸线(参见第十三章→南亚→印度洋地区的葡萄牙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