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8—1152年,古尔与伽色尼王朝之间的战争 古尔的赛福丁和阿拉乌德丁对伽色尼的最初胜利,被桑扎尔占领古尔暂时抵消(1150年)。?8+1!k*a~n*s!h′u+.·c¨o·m^巴拉姆从赛福丁手中重新夺回了伽色尼,赛福丁被俘虏后遭杀害。阿拉乌德丁接着又一次入侵伽色尼,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并消灭了的残余势力(1152年)。这使伽色尼势力迅速膨胀,达到了印度和呼罗珊。
花剌子模王朝的鼎盛时期(1150—1200年)
1172—1199年,花剌子模的塔克斯沙执政 这一时期花剌子模王朝通过呼罗珊和伊斯法罕不断扩张,在征服美索不达米亚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194年)。然而,在整个这一时期,花剌子模对呼罗珊东部和南部的控制始终受到古尔的挑战。
1173—1203年,古尔的吉亚斯·乌德·丁执政 他已经确立了自己作整个今阿富汗斯坦无可争议的宗师地位。尔后他在呼罗珊投人了一场同花剌子模无休无止的战争,他把兄弟穆伊兹·阿德丁·穆罕默德―历史上被人们称为戈尔的穆罕默德任命为总督,肩负起把政权扩展到印度的使命(参见第十章→南亚→北印度→果尔的穆罕默德第一次远征印度)。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是西欧人主要出于宗教目的而进行的军事远征,但政治因素经常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字军远征的间接、直接或表面上的目的,是从穆斯林的统治下“解放或保护圣地”(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圣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世纪“十字军东侵”一词经常被用于指其他针对非基督徒的敌人的军事远征,如对非基督教的异教徒(如日耳曼人进入斯拉夫领土的东侵;参见第十章→欧亚大陆中东→十字军东侵的军事意义)或对穆斯林(如重新征服西班牙的战争;参见第十章→西欧→西班牙)或其他异教徒的远征。
地图02 十字军东侵前夕的伊斯兰国家和基督教国家
建立军队进行十字军东侵的真正原因是穆斯林化的塞尔柱土耳其人在曼齐克将会战中战胜了拜占庭人(参见第十章→欧亚大陆中东→拜占庭帝国→罗梅纳斯和曼齐克特战役),同一年,又从开罗更宽容的法蒂玛哈里发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1071年)。~x!t¨x′x-s′.~c^o,m*随后,塞尔柱人事实上从拜占庭人手中夺取了整个安纳托利亚,对到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徒的迫害也激怒了基督教世界。在拜占庭皇帝向教皇和西欧的僧侣经过几次徒劳的求援后,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莱芒的宗教会议上发出了有力的行动号召(1095年)。这激起了基督徒们的狂热,他们自发地呼喊:“上帝的意志”―这成为十字军的口令。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1096—1099年)
1095—1096年,领导者 其中最杰出的一位是法国大主教迪·皮伊阿德马尔。他是一位凶猛而狡诈的军人教士,被任命为罗马教皇的使节,而且在他的好斗的同事们争吵时,他总是一个调解人。他的同事包括:塔兰托的诺曼公爵博希蒙德(罗伯特·吉斯卡尔之子;参见第十章→西欧→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的诺曼王国→罗伯特·吉斯卡尔崛起)、他的侄子图卢兹的雷蒙德公爵坦克雷德、洛林的戈弗雷公爵、他的兄弟鲍德温·弗曼杜的休公爵(法国国王的兄弟)、诺曼底的罗伯特公爵、布劳埃斯的史蒂芬公爵和佛兰德的罗伯特公爵。
1096年4—10月,十字军东侵中的民众 在“隐士”彼特领导下一群没经武装的朝圣者向圣地开进。许多人死于饥饿,剩下的多数人在安纳托利亚被土耳其人消灭了。
1096—1097年,集结军队 各种分遣队分成四批向着君士坦丁堡的预定集合地点前进。戈弗雷和鲍德温随从他们自己的军队和别的日耳曼部队,沿着多瑙河流域穿过匈牙利、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尔后翻过巴尔干山脉,路上与当地武装进行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