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腊蒂哈腊王朝(简称古吉拉特王朝)、孟加拉的帕拉王朝、德干的拉什特拉库塔的国王们之间,进行着一场漫长而激烈的三方斗争。拉什特拉库塔在国王戈文达三世的率领下,把古吉拉特王朝赶出了马尔瓦高原和恒河流域西南部;与此同时,古吉拉特国王纳加巴塔二世也正在把帕拉王朝从刚刚占领的格瑙日省驱逐出去。后来,古吉拉特王朝把首都移到格瑙日城。到了9世纪末,古吉拉特王朝在国王博亚一世和马亨德兰帕拉的统领下,逐渐取得了北印度的统治地位。他们迫使拉什特拉库塔王朝离开恒河流域,并把帕拉王朝赶回了老家孟加拉。在10世纪前期几年,除了穆斯林的信德、帕拉孟加拉和克什米尔人在旁遮普北部的一个据点外,古吉拉特王朝占领了整个北印度。古吉拉特王朝企图驱逐克什米尔人,未果;加上拉什特拉库塔王朝不断地从南部袭击,造成古吉拉特王朝权势迅速地衰退。到了10世纪中期,北印度又回到以前的混乱状态,成了小王朝之间的战争场所。拉什特拉库塔经过不懈的努力才造成了这种局面,而他们由于受到南部两种复兴力量的干涉,却没能利用上这样的机会(参见下文)。
一股新生的势力已经作好了利用印度和恒河流域混乱局面的准备,这就是10世纪早期,从中亚来的土耳其人。和以前诸多游牧民族一样,这时他们已经开始移居到今阿富汗,逐渐形成了伽色尼穆斯林酋长国,臣属于布哈拉的萨曼尼德王朝(参见第九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中南亚)。伽色尼的埃米尔苏巴克塔金在10世纪后期开始入侵旁遮普北部,他反复使用印度古老的入侵方式,从西北部夺取了白沙瓦,而只受到了轻微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