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书和文章进行浏览以便查看其中是否有值得记的内容。+w,e′i`q,u?x,s¨._n¢e?t+( )
·2.决定你是否对整本书或者只是对其中的某些部分做笔记。( )
·3.确定你是否想得到作者论述的完整梗概或者你是否只希望摘取一些零量的信息(比如补充你已知道的内容)。( )
·4.在记笔记之前先对选出的每一章节进行浏览,以便了解其总体的结构和认清主题思想。( )
·5.在认真阅读材料时应注重其含义是什么,而不是注意你将记什么内容。( )
·6.合上书,复述其主题思想和重要的细节,并记一些笔记。( )
·7.复习你所阅读的内容,如果你遗漏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就应修改你的笔记,但应注意:
使用简单的文字和句子,而不是完整的句子(除非你必须引用句子);( )
应确保使用你自己的话语(除非你必须引用句子);( )
在你的笔记中区分开作者的思想和你在阅读它们时获得的你自己的思想。?萝?拉¢暁,说` -首`发!( )
有效记笔记的法宝是善于选择。许多学生在阅读时用一个手指轻拔书页,而另一只手却在孜孜不倦地抄记下大量正文。其结果是又获得了一本缩写的微型课本。其实,像这样的20页或者30页的课本笔记可以压缩成2、3页的梗概或者散状图形的笔记。如果你只是寻找额外的信息以补充你已经知道的内容,那么你从这30页或者更多的页数所记的笔记所能提供的或许不会超过几行(或者根本就没有)。
这最后一条劝告也适用于听讲时的笔记。讲课的一条定义是:“一种把讲课者的讲义内容传达给学生的方法,在传达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必动脑筋。”这显然带有暗讽的意味,然而却常常是实情。一些讲师讲课似乎仅仅局限于宣读他们的讲义或者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以便你抄记。而一些学生似乎也只满足于尽可能多地记录却并不顾及讲的是什么。
在听讲时做有用的笔记主要依靠对讲授者所讲内容的理解。^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这将取决于你听讲的方法——注意总体。听讲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你不仅必须在讲授者讲述时捕捉到他们所讲的主题思想,还要抓住讲述的总体结构,与此同时你还必须确定哪些是值得记的而哪些是不需要记的。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情。不少学生所记的笔记过于冗长,他们常常采用摘要的形式来记,并希望在讲课结束以后还能从笔记中看到所讲内容的翻版。而另一些学生又注重讲授者讲述的总体线条,他们很少记笔记,甚至对所有细节都不记录。
与你的学生相比,你通常比他们记得更多还是记得更少一些?你认为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或许你的实际情况是随讲课者(或是讲课的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也许你会发现对于为什么你会采用现在你正运用的笔记形式来记课堂笔记这一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总体而言,宁愿犯记得太少的错误而不犯记得太多的错误,这是因为:
这更有利于你集中注意力去听讲课者在讲述什么并理解所讲内容的含义和意义,这样在讲课结束以后你还能补记上完整的内容。
这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你的课堂笔记的完整程度。与阅读笔记相比,它们似乎显得不那么连贯和紧凑。如果这样,就请放下笔记再想一想其内容。
下课以后应尽快地抽时间把所讲的内容在你脑子里重过一遍(就像我们在前面讨论的SQ3R学习法的“复述”阶段)。或许,复述讲课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与一个或者两个学生——或许是你自助小组的成员一起来进行这项工作。相互对笔记,你就能发现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摘要所讲的内容,采众人之所长,你就能做一套内容更完善的笔记,比你们之中任何一个人单独记的笔记都好。
显然,你使用的笔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讲述者讲述结构的清晰程度的影响。如果讲述的结构条理清楚,那么你就能做出适当的梗概——具有标题、副标题,数码清楚,段落分明等。
否则,你只能先草草记下所讲的重点,讲课后再整理出梗概来。然而这可能意味着完全重写你的笔记,除非你在笔记的页边留有宽裕的空白能塞进标题和数码。但是,如果讲课的内容完全值得记的话,那么这样的重写(重新思考)将是对重述过程的有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