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蒋介石日记揭秘 > 第175章完结

第175章完结

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就是我们商定的和谈腹案和国防部的意见,必须向蒋委员长汇报。`我*得?书-城′ .已!发_布¨最/辛^璋^劫!这样的大事情,必须委员长点头才行。请你

和我一道再到奉化去一趟。”于是在3月29日,张治中与屈武二次飞往溪口,在飞机里张治中对屈武说:“你同蒋经国的关系很好,

你们是什么话都可以谈的。到奉化后,我同蒋委员长谈,你就同蒋经国去谈,他对他的老子还是有影响有作用的。”

到溪口以

后,我就感觉到这空气和上次颇有不同。到那里的人不少,有些露了面,有些没露面。当我把和谈研究的大概情形告了蒋,并把上述

“腹案”给他看。他只说“我没有什么意见”,“你这次负担的是一件最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此外,就广泛地谈,没有具体

的意见。(张治中回忆)

蒋经国在3月29日的日记中也记述了这件事:当蒋收到张要来溪口的电报时,蒋说,“他来不来无所谓

”。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张来溪口后,蒋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只邀他游览溪口附近的风景。

蒋氏父子为何“冷淡”?因为他们认为张等到北平,

实质上是投降。

这到底是不是向中共投降?毛泽东是这样写道: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

还价。其交换条件是不打桂系和其他国民党主和派;一年左右也不去改编他们的军队;南京政府中的一部分人员允许其加入政治协商

会议和联合政府;对上海和南方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允许给以保护。

【4月17日】

共匪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其前文叙述战争责任问题数条,更不

堪言状矣。黄绍竑、邵力子等居然接受转达,是诚无耻之极者之所为,可痛。

国共和谈在北京进行近半月,双方军事力量相差

明显,这种谈判不可能是“马拉松”式的。′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4月15日,周恩来宣布了中共拟定的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要求南京政府必

须在4月20日以前表明态度。

国民党代表团对这个《协定》作了研究之后,认为中共已接受了他们所提半数以上的意见,特别

是关于战犯问题,作了很大让步“所以代表团一致的意见,认为尽管条件过高些,如果能了然于‘败战求和’、‘天下为公’的道理

,不囿于一派一系的私利,以国家元气,人民生命财产为重,那么,就只有毅然接受,以诚心承认错误,以勇气接受失败,则对国家

、对人民、对国民党保全者实多,总比顽固到底,失败到底好”。

4月16日,黄绍竑和屈武携《协定》回南京,李宗仁不敢做

主签字,他立即派人送溪口“转呈”蒋总裁过目。同时,张治中也给蒋写了封信,交屈武带回南京,再托吴忠信转交,希望蒋“断然

暂时出国,摆脱一切牵挂”。

然而,历史上的失败英雄,在关键时刻是很难听得进去忠言的。

【4月30日】

4月份最重要之事,莫过于共匪对政府所提“国内和平协定”条款,使李代总统等主和求降甚至谓“投降即光荣

”之投降派亦无法接受,而不得不宣告和谈决裂,重新作战。此固最近时局中遭遇重大艰难;然中华民国生机与国民革命之复兴,亦

即在于此也。……

其(共产党)所用之方法虽有不同,而其非得余而不能甘心。以及其非彻底毁灭我国家之基本不可之目的,则

完全不同。

中共的《国内和平协定》,于4月16日由国民党和谈代表黄绍竑和顾问屈武携回南京。何应钦立即将这个协定呈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