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西哈努克家族 > 第30章完结

第30章完结

果然,第二封信发生了效力。′1-3\3,t·x_t..?c/o.m′法国总统写了回信,对国王的两封信作了答复,但只是表示“尽快地仔细地研究”。为了满足这位国王的自尊心,法国总统邀请西哈努克前往爱丽舍宫共进午餐。他终于有机会同法国总统讨论了。但讨论的结果令他失望。除了双方表示相互尊重的感情以外,一无所获。

西哈努克决定改变策略。他似乎对法国失去了耐性,试图采取新的方式对法国施加压力。他委托他的新首相宾努在巴黎进行这一艰苦的谈判,而他本人则游说各国,寻求国际支持和同情。

西哈努克的行程路线是加拿大——美国——日本——泰国。

他到了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后,发现加拿大对印度支那人民很感兴趣。在西哈努克眼里,加拿大是自由世界的代表。在这里,西哈努克第一次获得了一个国际讲坛,让世界听到了柬埔寨人的声音。他利用加拿大电台向世界说明他争取独立的理由。他说,柬埔寨面临着国内政治的极度动荡。?我-的¨书!城+ ′追+醉`薪/蟑′結_这种动荡由于共产主义越盟和高棉伊沙拉的活动而不断加剧。而越盟和高棉伊沙拉正是由于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才使他们在群众中的势力不断壮大。要防止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大,就应该让柬埔寨独立。他还向西方暗示,如果不给柬埔寨以独立,共产主义就有可能得胜。他警告说:“在一个国家的独立愿望受到挫折时,什么情况都会出现的。”

本来,西哈努克对美国寄于很大希望,他指望获得这个西方世界霸主的理解和支持,希望美国对法国施加一些影响。但在华盛顿,他得到的是气恼。

美国根本没有把这位国王作为尊贵国宾看待。艾森豪威尔总统甚至没有举行任何宴会招待这位客人,而只是安排这位马术爱好者去看马戏。美国政府这种歧视性的失礼行为刺伤了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在美国所受到的冷遇,绝不仅限于此,他与国务卿杜勒斯的会谈更使他沮丧和恼火。

杜勒斯弄明白了西哈努克访美的意图以后,对这位国王先是表示了同情和理解,他说,法国应该尽早地给它的保护国以独立。′微^趣,晓?税′ \已-发?布`蕞!欣-漳\結-

他还说他始终赞成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也非常理解柬埔寨的正义要求。他甚至向西哈努克保证,一旦共产主义使柬埔寨受到分裂的威胁时,美国将竭尽全力让法国归还柬埔寨全部主权。而一旦战胜共产主义之后,他将迫使法国给柬埔寨以完全独立。这些话使西哈努克心花怒放。

然而杜勒斯的话锋一转,使话题回到了严峻的现实。他接着说,在目前印度支那战争处于紧急的关头,法国还不能撤出柬埔寨,如果那样,只能有利于敌人——共产党人。杜勒斯不相信一旦柬埔寨独立,它的民族主义能战胜共产主义。因此杜勒斯的结论是:“没有法国的帮助,你们的国家就抵挡不住共产主义者的进攻。”

杜勒斯最后的这些话,使西哈努克对美国彻底失望了。但是美国之行也绝非一无所获。西哈努克一气之下,决定在美国发动一场舆论攻势。他在纽约以会见记者的机会向美国公民阐述柬埔寨人的立场和要求,争取美国公共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果然,这一着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舆论界起到了一颗“炸弹”的作用。《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詹姆斯写道:“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昨天警告说,如果法国人不在最近几个月内给他的国家以独立,就会出现这个国家的人民起来反对现政权,并同共产主义分子领导的越盟站在一起的真正的危险。”《华盛顿邮报》在一篇社论中也写道,“西方大国(美国)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而要了结这处境的一个方法,就是听取柬埔寨国王的意见,并考虑在法兰西联邦内给予他更多的让步。”

国王愤然离开了这个令他不快的国家,前往日本。在日本,他受到了有礼的接待。在皇宫里,裕仁天皇设茶点款待。但西哈努克知道,这个战败国不可能给他以任何帮助。他并不打算让这位天皇过分为难,只是让他了解柬埔寨的愿望之后便离开了这个国家。然而在这个国家,西哈努克同样遇到了不快。这是由于在这里的美国人造成的。一天晚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