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大王何出此言?”
嬴政说道:“相府中一个小小的郎官都是大儒荀况之弟子,其他能人就更不用说啦。^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刚才听李斯谈谈《吕氏春秋》之中的几篇文章句句是良言,字字是珠玑,实在令寡人叹服。”
吕不韦猜中嬴政心思,略一思忖,我何不趁此派李斯到他身边,早晚也给我通个风报个信,及时了解嬴政的活动,于是笑道:“大王如果认为李斯可以任用就留在身边服侍大王左右吧,他写得一手好字,为大王整理典章奏折应该能够胜任。”
嬴政尚没有了解清楚李斯这人到底怎样,更不知道他与吕不韦的关系如何,不便立即答应,便答道:“丞相推荐的人都是相府中的姣姣者,必须委以重任才能不负丞相的举荐,待本王考虑委任何职后再答复丞相。”
吕不韦知道嬴政的脾气,越是坚决推荐他越是拒绝接受,因此,也不强求,只简单说道:“一切听大王安排,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大王也不必勉强,李斯负责编纂的《吕氏春秋》也还没有最后完工,正在校对之中,等他完成此书之后再委以官职也行。,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当然,只要大王需要,我一定放人,在相府与在朝中都是为大王效劳嘛。”
嬴政忙说道:“这事等等再说,寡人来此是有要事与仲父相商的。”
吕不韦故意装作不知地问:“请问大王是何事?大王何必亲自来相府呢?派人来告知一声就是,如此劳顿君王,臣实在有愧呀,什么事大王快说吧,只要我能做到,一定会舍弃这条老命为大王效力,谁叫我是托孤之臣呢。”
“来此见丞相贵体渐渐康复我便放心许多,我想请仲父再受鞍马之苦,亲自迎战五国来犯之敌,请丞相万万不可推辞,朝廷上下一致推举丞相,此次迎敌非仲父没有人能够胜任,我也禀告太后祖母,她老人家也认为必须丞相指挥方可确保秦国的安全。”
吕不韦哈哈一笑,“众人实在抬举我了,连老太后都这样信任我,就是躺在病床上我也要去会一会五国之师,为国出力是臣的义务,我怎能顾及个人安危与身体之劳呢,何况大王亲自到此,不知大王准备何时出兵,派哪些人为将?”
嬴政没想到吕不韦这么快就答应了,多少又有几分顾虑。?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其实吕不韦早已通过派出的门客了解到五国之师的实力及各自的情况,对如何迎敌也有了充分考虑。他是非常希望通过这次征战树立在秦国乃至整个诸侯国中的威望。因为秦国还没有打败过合纵之师的先例,他就是要借此与四君子媲美,同时也让嬴政知道秦国没有吕不韦不行,这样,他的位置就不会因为嬴政的独立执政而动摇了。吕不韦为相多年,领兵出征仅有一次,就是歼灭东周国,因此与军中的将领特别是年轻将领接触少,他想趁此借统兵的机会把一批将领笼络到门下。当嬴政提出派王翦、桓齮、内史腾、辛胜、杨端和为将时,正合吕不韦心意,很爽快地答应了。吕不韦答应的愈是爽快,嬴政心里愈是不安,但事到如今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嬴政走后,吕不韦立即把李斯叫来,询问一下他同秦王政谈了些什么,李斯当然没有直说,只说谈论一些书中文章搪塞吕不韦。吕不韦和颜悦色说道:“你来相府多年了,我一直都很赏识你,才委你重用,负责编写《吕氏春秋》一书,如今此书将要完工,你立下首功,金银珠宝无法表达你的功劳,刚才我再三将你举荐给大王,他起初不同意,经不住我的强求答应委你官职,能否得到重用获得一个满意的职位,我一定尽力为你争取。”
李斯知道吕不韦在哄骗自己,却又不得不笑脸感谢,但也隐隐约约估计出自己等待多年的时机来了,当然这个时机不是吕不韦给的,是他自己及时抓住了,能像范雎那样一跃进入秦廷的核心部门将来出将入相,这是他到秦国后多年的梦想。
秦国朝廷上下都忙着迎击五国之师的进犯,成蝺便利用这个机会积极活动,在宗室大臣中寻找支持者。由于吕不韦独揽大权,嬴氏宗室大臣大都被排挤在权力的核心部门之外,众人本来都对吕不韦不满,成蝺这一游说,很快组成一个反击吕不韦的嬴氏集团,其核心人物是庄襄王异母弟弟子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