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隋文帝私秘生活全记录 > 第49章完结

第49章完结

果然,元氏不负所托,左一声“父皇”右一声“万岁”,半是劝导,半是逗乐,让杨坚的郁积的怒气渐渐消除一空。^萝+拉+暁-说¨ ~埂¨薪/醉^全′

又过了几天,独孤氏亲自下厨专门为杨坚烧了几个菜。她还特意让儿子们陪着,一家人十分难得地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独孤氏还亲自把盏,连敬了杨坚三杯。

独孤氏设置这种氛围,其意十分明显,一是暗中提醒杨坚勿忘当年的誓愿,珍惜那份美好的情感;二是向杨坚致歉,虽然她从头至尾没说一句赔礼的话,但杨坚已领略到了。但自此以后,独孤氏也稍稍放松了“管制制度”。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早得让人吃惊,让人隐约感到不同往年。昨日还是朔风劲吹、风沙弥漫、冷气袭骨,一夜之间便柳絮纷飞、草长莺啼、春光和煦;昨日还是霜色凝重、寒气逼人、冰封河滞,一夜之间便雾气蒸腾、暖流拂面、绿波微皱。¨3*叶-屋? !埂*鑫`最?哙¨

“昨夜的东南风刮得甚猛,”文帝杨坚端坐于后宫承香殿的内室,望着正倚窗待妆的独孤皇后,仿佛是自言自语,“看样子,是上天着意派遣风使来明示朕,朕已深知其意。”

独孤皇后睁开朦胧的双眼,心有灵犀似地点头默应,伸手将额角的几绺鬓发掠至肩上,心中也不免暗自得意地笑道:“皇上莫不不是想平陈了吧?”杨坚起身在房中踱来踱去,神情凝重,一板一眼地说:“是时候了,朕不能再等下去了,只是等待,朕总觉不安。朕自登位以来,李德林、高颎、苏威等一班相臣,柱国自不必说,就连老将梁睿早在平定益州王谦之乱后,就向朕献策,请缨伐陈,记得当时朕回信给婉言拒绝了。有道是立国之初,政道未洽,四乱兴起,如果再兴兵伐陈,老百姓不说朕是穷兵黩武,未尽善道吗!”

“是啊,现在不同了,想当年,皇上体大义存遵养,即使那陈国的使节来朝拜时,未尽藩节,应该责罪,皇上都忍了,如今,三方已定,突厥沙钵略业已归顺,人心已安,社会已定,当是伐陈的好机会了。^精~武.晓?说*网· ·已!发_布¢蕞`新-章*洁`”独孤皇后一面说,一面双手推开雕花檀香窗,手指如茵的庭中绿草,燕语莺声地说:“皇上,你看那草,昨天还枯黄半死,今朝已盎然向上,踢打滚闹已连成片了;挂在瓦檐的冰棱及残雪已被温和的晨光消融得一干二净,缩手缩脚的日子已经过去,皇上不能犹豫不决,辜负天意。”一气说了这么多,独孤皇后脸面酡红,清凉的晨气漫进内室,把室内的香味冲淡了许多,独孤皇后猛地打个冷颤,她赶忙闭上窗户。

文帝杨坚此时已踱至皇后背后,手拿一件缎绿色嵌着凤尾纹花边的长袍轻轻地给皇后披上,心中几分怜爱、几分自信,顺着皇后的思绪归结道:“知朕心者莫若皇后了。”说着伸出双手紧紧搂住皇后柔嫩而微胖的腰身,低语道:“朕早就知道,有了你,就有朕的天下。”独孤皇后嫣然一笑道:“皇上言重了,可别了忘了皇上降生的般若寺。”一句话把杨坚和思绪带回到无法抹去的童年时代。

杨坚记得,他的母亲吕氏曾经不止一次地叙述过他降生的情形,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十三日,吕氏生他时,紫光充溢寺内外,飘忽而来,倏忽而去,光流溢户,满庭五彩禅云,远望状如高楼,直耸云霄,由于华光四射温度升高,灼气逼人。奶妈怕杨坚受热生病,给他连搧几扇子,殊不料竟是寒气逼人,冻得他嘴唇青紫,连哭都哭不出声来。正当吕氏为他生死担忧之时,猛听得空中仙乐炸响,落下一个尼姑,自称智仙。头顶罩一环彩云,似有若无。智仙尼姑自称河东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刘氏之女(七岁时坐定成仙,有坐祥天性),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此儿有天佛保佑,不必担心。”令杨忠夫妇心头大石落地,又说:“此孩有金钢不坏身,来历不凡,俗家杂秽,很难养活,我来为你们养之。”杨忠一听便默不作声,私下寻思,孩子交给你养,怎能放心。但不知怎的,刚有这一想法,杨坚便立马眼睛紧闭,面色泛紫,吓得杨忠夫妇不敢出声、噤若寒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