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 第110章完结

第110章完结

六个月以后,俾斯麦以奥地利不履行条约为借口出兵奥地利。·幻?想-姬+ /首·发^在他发表最后通牒后,不发一枪就占领了一些小邦,如萨克森和黑森州的卡塞尔。普鲁士士兵的热情并不高,只是由于他们的勇敢和纪律性,也由于他们有骁勇善战的将军和新型改进的长枪,他们取得了胜利。大约在同时,从南部发起进攻的意大利人在库斯托札和里沙受到挫折。这场战争持续不过几周时间,在波希米亚的哥尼斯格拉兹的战役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在这紧要关头上,奥地利被打败了。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奥地利将军、意大利问题专家贝内德克并非出于自己的愿望而被派到波希米亚打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败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奥地利的威信不高。战争的结果使奥地利在南部失去了维奈迭亚。普鲁士什么也没有失掉。正当普鲁士国王和将军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兴高采烈,企图乘胜直接向维也纳进军时,像巨人一般坚定的挡住他们进军的正是发起这场战争的人。这些军人既无视战争带来的巨大毁坏,也看不到已经出现早期的霍乱,更看不清欧洲的形势。/小_税!宅` /冕,费.岳-读-拿破仑已经一再提出警告,并且派了特使去普鲁士司令部进行调停。俾斯麦清楚地意识到,他可以发动一场反法战争,也许他必须这样做,但现在尚为时过早,不能立即就干。他表示,节制是古代最崇尚的美德。他既不要被征服的敌人割让土地,也不要他们赔款,更不允许胜利进军维也纳,羞辱敌人。他认为,这种做法只能使仇恨永远存在下去。为了安抚昨日的敌人,以免明天他们去支持法国;联合高于征服,友谊胜于羞辱,这就是俾斯麦的目的。在尼古拉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当国王坚持要求惩处主要战犯时,俾斯麦显示出完美的历史伟人的风度,他说:“对我们而言,现在不是去审判谁,而是推行德国的政策。此外,更应该受到谴责的不是为了生存而进行反普鲁士斗争的奥地利,而是进行这场反奥地利战争的我们。”

这时将军也开始仇恨俾斯麦。俾斯麦认为自己已是名誉扫地,他提出辞呈,并且准备去当一名军官。他很清楚,在国王心目中没有人可以取代他;不过他也知道,他和国王交往只有四年时间,他们之间的友谊还没有成熟,并且还有许多人逼迫国王罢免他。~3¨叶*屋_ !唔·错·内~容′最后还是国王屈从了俾斯麦,此后国王在他余生中一直信赖这位顾问。国王是通过发表一份令人难以理解的公告表示屈服的。后来他又对这份亲笔写的公告采取了蔑视的态度。

从此,俾斯麦联合了被打败的奥地利,使它成为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时俾斯麦达到了他一生的顶峰,此后他再也未能逾越这个高度。

德国反对建立自治政府——《艾姆斯公文快报》——1871年的胜利——凡尔赛宫的加冕——阿尔萨斯·洛林

普鲁士获得了德国的领导权。此时,它又兼并汉诺威、黑森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扩大了自己的版图。对年轻的德国贵族而言,这正是他们一向追求的理想,他们的祖先划地为界,拦路抢劫的封建贵族这样做过;他们的后裔纳粹政权也是如法炮制。这时,柏林宫廷的贵族军官各有打算,吞并黑森州以后,他们想使这个地方公国成为皇家酒窖。连掠夺成性的俾斯麦也不得不出来加以制止。在德意志联盟崩溃之后,俾斯麦终于建立了“北德联盟”(1867—1871),采用黑白红新的三色旗,这是普鲁士旗加上“汉萨同盟”的旗。由于有了这个新的称号,普鲁士在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议席也有增加,而这个国民议会在作了若干条文修改后得以继续存在下去。普鲁士国王掌握了“主席团”,俾斯麦成为“首相”,对北德国会负责。至于从邦联向联邦如何过渡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得到澄清。

这些变化导致德国建立代议制的政府。因为在法兰克福国民议会暂时休会时,选举产生的北德国会使部分德国人民可以行使权力,制止占用国家拨款,从而对其外交政策施加影响。战争与和平以及与外国结盟等事项完全成为担任议会主席的普鲁士国王的事。而在德国国会中,国家事务继续由德皇处理。俾斯麦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玩弄花招,将内阁大臣会议主席和首相两职合而为一,由他本人担任。这是另一个一直沿袭到1918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