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 > 第105章完结

第105章完结

当卡尔·舒尔茨这位逃亡的革命者,后来又以美国将军身份回到德国时,俾斯麦不仅打开国门,而且敞开家门欢迎他,并且和他长谈达旦。?微¢趣?晓*税+网? ?庚¢芯`醉~快/他们相互有很深的了解,俾斯麦对这位侨胞说,你的归来出人意料,俾斯麦本人也像舒尔茨一样,一反常态到舒尔茨家去做客。俾斯麦和舒尔茨两个人坐在一起,喝着莱茵葡萄酒,这表明在德国偶尔也有自由精神的。

俾斯麦的两面性——他是基督徒吗?——神经质的性格——真实的政治

俾斯麦之所以成为德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有两点原因。他多次对其他国家取得了领导权,在德国人中也是唯一能代表革命的保守党人的典型。他必须忠于国王,而和他类似的人,如施泰因公爵,就从来没有臣服过自己的主人。俾斯麦的堂堂仪表和举止风度,确实使国王对这位知识分子的下臣深信不疑。一位经验丰富忠心耿耿的老臣,称臣26年,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这可能完全在于俾斯麦在性格上还具有第二个特点。这在德国政治家中是独一无二的。^墈¨书~君, .勉¢费?岳~读_俾斯麦思路敏捷,机智善变,他的才智被诗人梅里美誉为外交界的洪堡,而且“远比这个德国人更为才华横溢”。左拉在卢浮宫中详细端详俾斯麦的举止后说,他“像一位诙谐的巨人在和少数来宾侃侃而谈”。德国人的深沉和高卢人的气质在俾斯麦身上恰好是兼而有之,这是他的独特之处。在这个意义上,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尽管和路德、胡登、腓特烈大帝不尽相同,但他是将国家和思想精神融为一体的少数范例之一。

在他血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倾向。俾斯麦容克地主家族的遗风——沉默寡言,喜爱打猎、美酒、金钱,以及父辈的粗暴。与洪堡家族一样,俾斯麦家族几个世纪以来也没有出过一个重要人物。他母亲是中产阶级,出身于一个法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名门望族。他继承母亲的品德,使他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教养和机智敏捷的人,并且是一个野心勃勃,渴望权力的人。他对自己的母亲的憎恨,表明了容克式的不满,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天分来源于贵族家庭。他这种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思想,只能和路德痛恨自己的母亲相比拟。俾斯麦对母亲的痛恨只表现在思想上。\暁?税_宅¢ ,更+欣~罪_全^而不是行动上。他母亲一度受“七月革命”的影响,也曾一次取走了俾斯麦祖先的一幅肖像,她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使他摆脱贵族的傲慢习气。

在柏林会议上

这幅现代版画展示了1878年柏林会议的主要与会者。身材高大的德国首相俾斯麦亲王正与俄国代表舒瓦洛夫伯爵握手。图左拄着手杖站立着的是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他正与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在一起。

这两种倾向相互矛盾,使得俾斯麦的性格过于神经质。俾斯麦勇敢,善战,甚至在晚年还接受过决斗。不过他又易于意志消沉,忧郁寡欢。与此同时,他长期患有疑心病,当他烦躁恼怒时,不断大声喊叫,打碎瓶瓶罐罐。他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喜爱在古老的栎木和高大的松木林旁隐居。他是一位强有力的人,喜爱暴风雨、大海和冒险的狩猎活动。虽然他讨嫌笔墨工作,确实懒散,不过他还始终做好自己日常分内的工作。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独裁者,越到晚年越是专横傲慢;不过他也不得不顺从喜怒无常的国王。有时,他也确实能做到和别人事前商量,谅解别人的毛病。他私下将国王比作自己的坐马,必须用踢马刺驱使它疾驰。他逐渐习惯于拥有权力,甚至到75岁时,也不愿放弃。

俾斯麦在青年和老年时,都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他是一个忠实的条顿异教徒。但是他能控制自己的内心斗争,提出在他一生中,只有当他处境危急或是信誓旦旦博得一个女人欢心时,才是一个笃信的基督徒。实际上,这和路德被带到修道院在宣誓皈依旧教后,又宣称是被迫的情况很相似。俾斯麦除了对自己的妻子和爱犬以外,毫无献身精神。他既不对被压迫者,也不对自己的朋友浪费感情,就是对自己的子女,除了希望统治他们以外,也没有什么热情。而与此同时,他的外表生活也是非常严格和令人生畏的。他这个人决不宽宏大量,这使他看来完全不像一个基督徒。不过他需要将自己装成一个基督徒,因为他钟情的女友是非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