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民国人物传记 > 第288章完结

第288章完结

陈独秀在利用和创办学校宣传革命、培养干部的同时,还于1905年夏,在安徽公学基本稳定后,与柏文蔚等走访淮上各县,串联革命志士,重建起反清秘密团体岳王会。¨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过去一般史家都认为岳王会是陈独秀所独创,有人经过详细考证发现,在陈独秀之前,安徽已有此会,陈独秀不过是重组而已。因为据老岳王会会员杨鼎鼐、张树侯的后人杨慕起及其他有关人士叙说:清末出现于江淮之间的岳王会创立于1898年冬的寿县,是豫皖间哥老会的别部,以反清为目的。当时是哥老会首领郭其昌来到寿县找到杨鼎鼐和张树侯发起的。由于哥老会反清活动早为清廷注意,故取名岳王会。后来发展到附近几个县,柏文蔚、常恒芳、岳相如、范传甲、郑赞丞等人相继入会。张树侯所在之伟才学校创办人、名门之后孙少侯(孙毓筠,其祖父孙家鼐曾任清廷工部、礼部、吏部尚书及光绪帝师之职),因看不起帮会组织哥老会,不参加岳王会,但因同情革命而予以资助。但到1903年,会首郭其昌举行起义被绞死狱中;1904年,张树侯、柏文蔚离开寿县到安庆武备学堂任教,岳王会处于散漫状态,名存实亡。[39]

说到陈独秀1905年重组岳王会的情况,当事人有许多回忆,陪陈独秀走访皖北、寻访同志的柏文蔚、胡渭清的回忆最为清楚。¢求.书\帮′ \最′鑫*章·劫¢埂/辛_筷\当时柏文蔚已到安徽公学任体操教员。经军国民教育会等各革命团体和陈独秀等人的鼓吹,为了强国救亡,体操已成为爱国革命志士的必修课,所以,体操教员大受人们的尊敬。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陈独秀就约柏文蔚、宋少侠诸君作皖北之游,途经各县,最后到达老岳王会创始地寿县。一路上,他们遍访了各地豪杰和原岳王会成员,到寿县后住柏文蔚家半月,会晤了张树侯、郑赞丞、孙少侯等。[40]

从寿县回到芜湖,陈独秀就与柏文蔚等重组了岳王会。据李光炯、柏文蔚、常恒芳回忆:安徽公学成立不久,“学校里一般人都主张革命,于是就发起组织”。在成立黄氏学校从事暗杀工作同时,大家以为“排满革命,徒从宜多,主义虽定,宣传宜广”。于是,陈独秀、柏文蔚、常恒芳组织了一个岳王会,“秘密结合,采取烧香宣誓方式,效法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对外不发表文字,也没有什么政治纲领”。[41]

岳王会经过这样一批革命党人的重组,自然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旧的帮会式的岳王会何以相比!

首先,在宗旨上来说,它从一个反清复明帮会组织,成为一个反清革命的进步团体。¨墈~书~屋,晓+税+王^ ¨埂¨鑫.蕞′全¨

其次,规模迅速扩大,深入到各个阶层。岳王会成立后的这年寒假,常恒芳趁到安庆尚志学校(校长邓绳侯)任训导主任的机会,成立岳王会安庆分部,常恒芳任分部长。同时,柏文蔚在南京联络了一些人,又成立南京分部,柏任分部长。皖北也成立了一个分部,石劲武“被推为岳王会皖北分部纠察员”。陈独秀则坐镇芜湖,任总部会长。这些分部又有外围组织,致使势力可观,“大者聚徒数万,小者结党数千”。岳王会最大的贡献是为当时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在江淮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深广的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

岳王会最出色的工作是在安庆、南京两地及军队中的工作。1905年安徽开始筹建新军,其中第二标第三营中的革命分子最多,如后来成为同盟会骨干的薛哲、倪映典、熊成基、毕靖波、石德宽、张汇滔、范传甲、张绳武等。他们“革命情绪都很高”。于是,常恒芳到安庆后,就以他们为基础,成立了岳王会安庆分部的外围组织“维新会”(有人说是“励学会”。薛、倪、熊先去南京加入了那里的岳王会)。1906年秋,清政府决定总督所在地成立一镇的军制,在安庆举办军官训练班,常恒芳感到要革命非有武力不行,看见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找了督练公所中两个从南京柏烈武那里来的教练官,“请他们把我保送到训练班。这个训练班分五个队,每个队里都有我们的同志。我入训练班后,虽然是学员,但因为我是岳王会的安庆分部长,仍然可以对岳王会的同志起领导作用。那时像迎江寺宝塔里和大观亭后面松树林,都是我们开会的地方”。[42]这些学员结业后分配到各军去,又继续发展会员,如此滚雪球,军队中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中,岳王会会员自然很快膨大起来。此外,他们还在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巡警学堂师生中直接发展会员。据记载:“凡在新军中,稍有知识血性者,无不收入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