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民国人物传记 > 第241章完结

第241章完结

《吴虞日记》(上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1¢6·k-a-n.s!h·u_.¨c¢o!m_

吴玉章:《纪念蔡孑民先生》,《中国文化》第1卷第2期,1940年4月。

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杨廉:《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 现在有实行之必要——杨厅长廉廿日在读书运动讲演大会报告》,《安徽政务月刊》第6期,1935年4月。

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黄山书社,2008。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主编《叶圣陶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袁刚、孙家祥、任丙强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彬编《经亨颐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张申府:《所忆——张申府忆旧文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张挺、江小蕙笺注《周作人早年佚简笺注》,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x/i?n.k?s·w+.?c?o·m\

张元济:《张元济全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7。

章含之、白吉庵主编《章士钊全集》第5卷,文汇出版社,2000。

赵子懋:《国立北京大学复校运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三联书店,197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编辑部编《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d~i?n\g~x¨s,w?.·c_o′m`

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周雷鸣:《蔡元培轶函四则考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周作人著,陈子善选编《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岳麓书社,1988。

周作人:《苦茶随笔》,北新书局,1935。

周作人:《苦茶——周作人回想录》,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四 相关研究专著

〔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成和变迁》,潘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主编《文化记忆读本》,冯亚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德〕鲍尔生(F.Paulson):《德国教育史》,滕大春、滕大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蔡元培研究会主编《论蔡元培》,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启能、王学典、姜芃主编《消解历史的秩序》,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山东大学出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