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去问人头吧 > 第115章完结

第115章完结

话虽如此,《去问人头吧》就是在这样苛刻的创作条件下,挣脱束缚提出大胆布局与令人惊叹的独创性的解密杰作。*s¨i¨l/u?x_s?w·./c?o\m~整本小说就是围绕在这类诡计中最为诡异阴森的惊悚设计——“无头尸体”,所铺陈出来的纯粹逻辑趣味的故事。

因为兴趣的关系,几年前我成立了一个推理小说相关网站,作为提供台湾推理小说迷交流与交换资讯情报的地方(bocoo注:这里应该指的是blue的推理文学研究院)。很自然的,有空闲时我也会循着推理朋友的资讯指引到国内外推理网站漫游。其中一个由日本推理小说网站主持人为骨干所组成号称“MYSCON”的联谊组织,定期举办类似年会的活动,有时甚至会邀请推理作家直线交流,在其所营造的乐趣上,总让我不胜神往。二〇〇三年MYSCON的读书会主题,选取的书目是法月纶太郎的短篇集《法月纶太郎的功绩》。本书可以入选,可想而知,在总是具有推理阅读挑剔癖的推理网站版主之间,关于法月纶太郎作品的评价为何。

相当然耳,法月纶太郎又是一位以主角侦探名字为笔名的本格推理小说作家,而在小说中的这位主角身份,有趣的也是写书不太卖座的推理作家。¨3¢8+k+a·n+s\h·u′.*n!e\t-

借由这几年推理小说出版热潮,台湾推理小说爱好者对于日本推理所谓“新本格第一期”并不陌生。对于这群当年多半正值青年充满活力,以热爱推理小说乐趣为基点,进而登场创作的推理作家们也多半耳熟能详,所以谈到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以及新本格派论述的推理文章,具有代表性的法月纶太郎当然不会在这类介绍文章中缺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歌野晶午同样是借由岛田庄司的引荐,同于一九八八年出道,并与台湾读者十分熟悉的绫辻行人同样出身于“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

但以我个人的认知,在本格推理小说的概念上,我觉得法月纶太郎与到过台湾的有栖川有栖相当接近。两者作品同样不脱艾勒里·昆恩的影响,两相比较,只是法月纶太郎在着眼推理小说结构与笔触的现实性上,比起有栖川有栖注重许多,然而就创作量与写作速度而言,法月纶太郎似乎又是徐缓了许多。.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姑且不论出道之初《密室教室》、《雪密室》、《谁彼》这些强调解谜乐趣的本格推理,到一九九〇年发表的《为了赖子》、《一的悲剧》、《二的悲剧》的摸索期,接下来法月纶太郎以更加缓慢的速度,在长久的十年间隔中仅仅发表了三部短篇集。

本格推理作家写作速度缓慢这件事,我很难不去注意。

有人称呼法月纶太郎是“烦恼作家”,或许指的是小说主角陷溺在小说事件中的处理方式,然而我毋宁相信“烦恼”是所有本格推理小说创作者共同面对的难题。如果创作态度与方向始终强调逻辑推理,着重于线索的铺陈,努力追求读者在于谜底揭晓所显露的快感,讲究小说布局公平性带来的余味——那么在谜团推理开发殆尽的环境中,要营造出不凡的创意,从构思开始,本格推理作家也同时开始了孤寂烦闷的工作历程。讲孤寂烦闷,因为那是相当耗费脑力的长时间工作。

推理小说迷如果阅读法月纶太郎的作品,并不难知道从一九八九年的《雪密室》登场期的法月纶太郎系列,即是典型的这类经由作者脑汁绞尽所完成的作品。

然而我个人认为要符合本格解谜要件的创作,在短篇推理掌握上是相对容易的。

如果要落实于长篇的场景,那么讲究结构思考,伏笔铺陈于解决部的瞻前顾后的呼应,更是辛苦万分。所以法月纶太郎从一九九四年《二的悲剧》起,陷入一大段创作本格推理长篇的空白期其实并不让人奇怪。

这类坚持创作态度的本格推理作家,当然会是“烦恼作家”

以推理小说大师横沟正史为例吧。横沟正史说:“我认为,诡计与谜团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

大坪直行在评论横沟正史的小说时也提到了:“创作本格推理小说,在正式执笔之前,若非已经完成了细节架构,一定会在途中成为无尾的蜻蜓。最近,此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