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九元及第,女帝竟然是我前妻? > 第10章 宰相之局

第10章 宰相之局

“这算不算越权留档?”

“若把这事拿到御史台去打折——就说政绩司暗设私档、蓄意藏卷不报——不管成不成,最起码能让他焦头烂额。?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

屋里顿时一静。

所有人都看着孔卿白。

老宰相摸了摸胡子,缓缓道:“这主意,不错。”

“但不是我们出手。”

“让刑部林钧去做。”

“他不是一直惦记御史台的空缺么?”

“给他个机会。”

第三日一早。

刑部尚书林钧亲笔拟折,递入内阁:

【奏请御史台查实政绩司后堂账目设置之合规性,是否存在私设档案室、私存政务卷宗之越权行为】

这道折子不重不轻,却直接打到了李洵玉“越权”的软肋上。

政绩司才刚挂牌不到五日,突然就有人挑刺——账目为什么不报内阁、不走三审程序?

内阁不动,御史台不动,倒是姬姒意直接拍了案。

她手指一点案前奏章,冷冷道:“查。”

“朕倒要看看,谁真在藏账。”

“但若查明无误,那这折子——该折谁的骨头,朕亲自来!”

御史台顿时出动,两名御使连夜赶赴政绩司查账。

杜世清差点没急哭:“大人,这……要真翻起来,副账那套可真有些不合规……”

“按制度说,是得报中枢的。~1/7/k^a^n¢w·e?n~x,u¨e..~c·o′m/”

李洵玉却不慌。

他坐在屋里,写了一封密函,封好交给贴身内侍:

“送到昭阳殿。”

杜世清吓一跳:“您疯了?查账还找皇帝?”

李洵玉淡淡笑:“这叫——借剑。”

昭阳殿内,姬姒意拆开密函,只见短短一行字:

【臣不藏账,只藏人。账在人在,账死人死。】

她看完,竟轻轻笑了一声。

“这小子……”

“——真当我不会被吓?”

三日后,宫门外忽传旨下。

李洵玉被任命为“大理寺御史巡查使”,即刻启程,前往青州查账。

青州?

政绩司刚挂牌五日,他前脚才扯出礼部尚书的裙角,后脚就被调出京城?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杜世清当场急的脸都白了:“大人,这是……明升实降啊!”

“御史巡查使是正五品,可政绩司是皇命特设机构,你要是被调走了,谁还扛的住这摊子?”

李洵玉没说话,只是拿着调令瞧了半晌,然后笑了。

“这不是贬我。”

“是试我。′新+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节\”

杜世清还想说话,却被他摆手拦下:“你记住,政绩司不散,账还在,我就还在。”

“我走之前,把你该办的事全办清楚。自赎名单往后三日内彻查一遍,有问题的,造两份卷宗,一份递内阁,一份送昭阳殿。”

“还有,户部、礼部、兵部三家还没吐干净,你不要动刀,把锅架在他们自己人身上。”

“看他们怎么吵,吵起来,咱再回来接戏。”

杜世清一愣:“那您……真就走青州了?”

“走啊。”李洵玉眯了眯眼,“有人请我去吃饭,我怎么能不去?”

昭阳殿。

姬姒意看着那封任命调令,一语不发。

内侍小声道:“是孔卿白那边递的建议,由兵部尚书连署。”

“理由是:政绩司成立后,朝中对其是否能落地仍有疑问,故请李洵玉以‘御史身份’出京,实地查察‘青州三年赋税去向’,以验其实政。”

“口气听着中听,实则……”

姬姒意冷冷一笑:“实则想把他‘调虎离山’,是吗?”

内侍不敢接话。

“查账?”姬姒意声音发冷,“查账你们自己不会?”

“非得我亲自送人去?”

“还是说,你们等着他出门,路上出点‘意外’?”

内侍吓的跪下。

“传朕口谕——”姬姒意声音淡淡,“调令照办,但加派内卫三十人,暗中随行。”

“另外,给他一道腰牌,调令之外,一应调兵查人,先行一步。”

“他若出事,朕要你们满朝人给我陪葬。”

出发当日,京郊驿站外风雪微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