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11章 临汾市《隰县》

第11章 临汾市《隰县》

有较高的人类文明。春秋周惠王十二年(前665年)即为晋文公初封地,并有莆子方足布行世。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置蒲子县,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汾州,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改隰州,中华民国鼎革改县至今。唐《元和郡县图志》引《诗经·尔雅》语:“下湿曰隰”,“州带泉泊下湿,故以隰为名”。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隰县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涌现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晋献公使寺人披伐莆,重耳由此逃国19年,终成春秋霸业;西晋末,刘渊在蒲子称帝建都,倡十六国之首,故史有“五胡乱华,起于刘渊”之说,《隰州志》有“荒城重耳祛犹在,旧垒刘渊戟未磨”之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红军东征,毛泽东亲莅隰县,为隰县播下革命火种。次年,中共隰县县委诞生,使隰县历史揭开新的一页。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八路军在午城大战日军,歼敌千余,是军史上着名战例之一。中共晋西南区党委、洪赵地委、牺盟洪赵中心区、决死二纵队司令部驻隰,成为晋西革命中心。“晋西事变”,震惊全国,“兵农合一”,殃及三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陈赓、王震两将军发起晋西南暨解放隰县之战,是中共中央粉碎蒋介石对陕北重点进攻的重要部署之一;1949年,千余民工担架队支援解放大西北,受到西北野战军嘉奖。

明崇祯二年(1629年)东明禅师路经隰县,创建千佛庵(寺),县人称为“小西天”。至清顺治年间(1662年前)建成无量殿、大雄宝殿、韦陀殿、慈光阁;徒若弥修文殊、普贤殿,若弥徒隆鉴重修文殊、普贤两殿成今日状。民国五年(1916年)后,显学和尚以近20年时间重修小西天。乾隆十八年(1753年)宋匡《重修千佛庵记》称千佛庵之在隰为“负郭之第一胜刹”,而大雄宝殿内悬塑,更是其精华。

三、必游景点

1. 小西天:小西天原名千佛庵,位于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寺院依山叠造,构思巧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大雄宝殿内的佛坛上,满布贴金敷彩的大小悬塑,金碧辉煌,堪称佛教艺术的瑰宝。这些悬塑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微-趣-暁?税~蛧¢ -追·醉,歆.章/截_小西天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也是一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2. 晋西革命纪念馆:位于隰县车家坡村,是山西省吕梁片区最大的综合革命史纪念馆,也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这里集中展示了我党在晋西地区光辉的革命历程,展厅陈列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展厅,具体包括党的早期活动、创建革命武装、红军东征、晋西会议、午城战役、根据地建设、晋西事变和晋西军民的反顽斗争、临汾攻坚战、汾孝战役、踊跃支前、伟大胜利等单元。通过参观晋西革命纪念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晋西地区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3. 千佛洞:位于隰县城南30公里的石崖底村,是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千佛洞石窟开凿于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内雕刻有众多佛像和佛教故事,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这些佛像和雕刻反映了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千佛洞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4. 梨博园:隰县被誉为“中国金梨之乡”,梨博园是展示隰县梨果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园内种植着各种品种的梨树,每年春季,梨花盛开,洁白如雪,漫山遍野,美不胜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梨花,拍照留念。秋季,果实累累,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的梨果。梨博园还设有梨果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区等,游客可以了解梨果的种植历史、文化内涵和种植技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四、古刹、寺庙、道观、历史遗址

1. 玉泉寺:位于隰县北部的上庄—紫峪—玉泉寺—黑圪塔—石马沟一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玉泉寺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殿堂林立,佛像庄严肃穆,香火鼎盛。寺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古籍,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玉泉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是一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