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作物。近年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如中药材、水果等,建设了多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历史沿革:千年岁月的沧桑变迁
孝义历史源远流长,是山西历史上置县最早的九县之一,早在76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孝河流域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这里始置瓜衍县,旧址位于今孝义市北的虢城村,又名“瓜城”。据《左传》记载,晋景公赏士伯“以瓜衍之县”,瓜衍县是目前史料记载中我国最古老的县名之一,其存在对秦王朝及后来郡县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时,孝义属兹氏县域;东汉末年,南匈奴五部入居离石、中阳等地后,曹魏政权迁中阳县于今孝义旧城,设此地为中阳县。西晋永嘉元年(307年),战乱频繁,中阳县废,孝义县境并入隰县。北魏时期,孝义成为魏军抗击吕梁山区“山胡”侵扰的前沿阵地。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从隰城县分出设立永安县,县治在今孝义市旧城,“永安”之名反映了魏政权渴望平息战乱、社会安定的愿望。然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永安多次被“胡贼所破” 。
隋统一后,孝义境恢复永安县旧名。唐贞观元年(627年),因县名与涪州的永安县(今重庆奉节)重名,加之邑人郑兴“割股奉母”的孝行闻名朝野,唐太宗李世民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此名沿用至今。此后,孝义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行政区划虽有调整,但县名始终未变。1958年,孝义县并入介休县,1961年复置县,1992年2月,撤销孝义县设立孝义市,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孝义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郑兴作为孝义孝文化的代表,以“割股奉母”的孝行感动世人,其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孝义人传承孝亲敬老美德的榜样。此外,冯家升在历史学和语言学领域成果斐然,他的学术研究为相关领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马烽以文学创作闻名,其作品生动展现了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文旅胜地:自然与人文的深度交融
胜溪湖森林公园:城市中的生态绿洲
胜溪湖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是孝义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内,胜溪湖贯穿其中,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繁花。湖上架设多座造型各异的桥梁,方便游客通行。沿湖修建的步道长达数公里,人们可以在此散步、跑步、骑行。!q~i_u?s*h¨u,b.a+n/g_.,m^e*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春季,樱花、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夏季,绿树成荫,蝉鸣声声;秋季,银杏、枫树的叶子染成金黄、火红,美不胜收;冬季,白雪覆盖,银装素裹。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文化广场等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金龙山风景名胜区:山水与文化的共生
金龙山自然风光秀美,山势连绵起伏,植被茂密。山间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是天然的大氧吧。登上山顶,可俯瞰孝义市区全貌,城市建筑与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景区内文化底蕴丰厚,佛教、道教与孝亲文化相融合。金龙庙是景区的核心建筑,庙宇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庙内供奉着各路神只,香火旺盛。庙内的壁画色彩鲜艳,描绘着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外,景区内还有孝亲文化长廊,展示了古今孝亲故事和孝义的孝文化发展历程,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接受文化的熏陶。
山西孝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的生动写照
孝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独特,水域面积广阔,水草丰茂,芦苇荡随风摇曳。这里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每年春秋两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觅食,形成壮观的鸟群景观。游客可以在观鸟台观赏候鸟,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下它们的灵动身姿。公园内修建了木栈道、观景亭等设施,方便游客游览。漫步在栈道上,四周是清澈的湖水和茂密的水生植物,不时有小鱼在水中游动,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此外,公园还设有科普教育区,通过展板、标本等形式,向游客普及湿地生态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皇庙:历史与非遗的传承地
三皇庙又称圣祖庙、上帝庙,位于孝义市城西贾家庄村三皇庙街中部。庙宇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风格,1999年被公布为吕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被公布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