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的奉天殿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第′一_看+书¨罔~ ¢庚`薪¢最·全′那些锦衣卫们虽然己经从刚才的震惊中稍稍缓过神来,但依然显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正德皇帝的脸色更是难看至极,他的脸上交织着尴尬、惊恐、不安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愤怒。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龙椅上那个正闭目养神的凌若身上时,心中的紧张情绪又瞬间被放大了数倍。毕竟,刚刚凌若带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过巨大,以至于他现在对凌若仍然心存忌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陆陆续续有一些大臣来到了奉天殿内。他们一进入殿内,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锦衣卫们此刻竟然像犯错的孩子一样,畏畏缩缩地站在一旁,而正德皇帝则瘫坐在地上,狼狈不堪。\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再看一眼龙椅上的凌若,他正悠然自得地闭目养神,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些大臣们虽然对凌若并不熟悉,但凌若的画像他们还是见过的。而且,凌若身旁还站着徐妙音,这让他们更加确信,坐在龙椅上的这个男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明王无疑了。
一些大臣面面相觑,看着仍然瘫坐在地上的正德皇帝,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想要扶起正德皇帝,但却惊讶地发现,无论他们怎样用力,正德皇帝就像被钉在地上一样,纹丝不动。
毫无疑问,这是凌若散发出的强大气势所致。正德皇帝被这股气势死死压制,完全无法起身。一些大臣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对凌若的实力深感忌惮,毕竟一百多年前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于是,这些大臣迅速识趣地退到一旁,不再尝试去扶起正德皇帝。′看_书~君^ `更.辛,罪+全.
正德皇帝眼见那些大臣竟然对他不管不顾,顿时气得七窍生烟。他怒不可遏地大声吼道:“你们在干什么?都变成哑巴了吗?难道没有看到朕被人欺负了吗?”
然而,此时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大臣聚集到了这里,但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充当这个出头鸟。就连皇室的锦衣卫,平日里威风凛凛,此刻也都唯唯诺诺地站在一边,不敢吭声,所以他们也是非常的识趣。
以往那些忠君爱国的思想,此刻在众人心中却突然变得黯淡无光。毕竟,能够入朝为官并且身居要职的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精明过人之辈。若是没有一定的觉悟和手段,恐怕早就被对手排挤甚至铲除了。
此时此刻,正德皇帝眼睁睁地看着满朝文武对他视若无睹,心中不由得慌乱起来。他依旧瘫坐在冰冷的地上,曾经的天子威严早己荡然无存。
就在这时,最后一批官员匆匆赶来。为首的是一名武官,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了龙椅上的凌若和徐妙音身上,紧接着又扫了一眼正狼狈不堪地瘫坐在地上的正德皇帝。然而,他不敢过多揣测,连忙快步进入队列之中。
待到百官基本到齐,凌若这才缓缓睁开双眼。她的目光如炬,冷漠而锐利,先是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文武百官,最后停留在了中间的正德皇帝身上。稍作停顿后,凌若用一种不咸不淡的语气说道:“听闻这一百多年来,你们对我明王府多有打压。此事,尔等作何解释?”
凌若的话语虽然语气平淡,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文武百官们闻言,皆是浑身一颤,惊恐万分,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正德皇帝虽然并非愚笨之人,但他心里也很明白,如今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大势己去。然而,由于祖辈相传的说法是凌若不会干预朝政,所以他对凌若是否会对自己不利并不是特别担忧。
就在此时,整个奉天殿内一片死寂,鸦雀无声,大臣们个个都如惊弓之鸟一般,瑟瑟发抖地盯着自己的脚下,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凌若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紧接着他用一种冷漠而又淡然的语气说道:“都不说话?好啊!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们的皇帝陛下来说吧!”
正德皇帝听到凌若点到了自己的名字,心中猛地一紧,不由自主地吞了口口水,然后满脸惊恐地回应道:“你,你要朕说什么?这和朕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历代先帝所做的,与朕毫无瓜葛!”
很显然,正德皇帝并不愚蠢,他深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明王府所遭受的打压责任全部推卸出去,以免引火烧身。
毕竟,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他首先要保住的是自己的性命,其他的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