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看着这久违的场景心中感到甚是温馨,不由得笑了笑,为他二人摆好了吃的。-r`u`w_e¨n^x~s!.`c_o,m·
“快过来坐着吃些东西再谈。”
两个人这才从榻上下来,走到桌前坐下来。
十三等着胤禛坐下了,才慢慢地在一旁坐下,虽然胤禛一再强调只有他二人在的时候让十三不必拘着礼。
不过,他还是小心为妙,该有的分寸还是有的。
若曦笑嘻嘻地看着两个人,见二人精神状态超好,十三爷一点看不出是个昨天还病歪歪的人,而且还年轻了许多。
“十三爷,瞧你这精神头,怕是让你领兵打仗也是行的。”
二人见若曦说到这里一时脸色微黯,不过迅即掩去。
“怎么了?”若曦盯着十三。
十三才缓缓道,“昨日兵部便报上来,西北形势混乱,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今日朝上皇兄询问各位大臣的意见,大臣们都指眼下只有一人可用。”
“年羹尧?”若曦眨眨眼。
十三没有说话,紧闭双唇,暗暗地盯了一眼胤禛,见他脸色也不好看。
“年羹尧如今在西北大权独揽,朝中更有年党出现,八哥九哥的势力还没能完全根除,又来个年羹尧,你让皇兄如何不头疼。`s·h`u*w-u-k+a*n¢.`c?o?m!”
十三刚说完就发现自己好像嘴快说错了,在这二位面前怎么能提“八哥”,于是缩了缩头,生怕项上的头保不住了。
不过好像二人听到老八的名字也没什么反应,才松了口气,也不知自己病这一个多月发生了什么,之前闹得那么凶。
若曦一边给胤禛碗里夹菜,一边偷偷看了他一眼。
这两日她没有去给胤禛说年妃处死宫女福子的事,因为她知道胤禛正为这事苦恼,若是他不说定是也没想好。
西北战乱,需要年羹尧去平叛,之前其实西北一首是老十西的范围,但是如今老西和老十西闹成这样,胤禛不可能再让十西手握兵权,威胁到他的皇位。
毕竟一个姓“爱新觉罗”的手握兵权的弟弟可比一个有兵权但是姓“年”的可怕多了。
这一年来,胤禛和十三对内一首是忙着打压权贵,也就是满族贵族,这些贵族在之前康熙为了平定三蕃之下以保他们不生事,以至于过份纵容,他们每年享受着过高的俸禄养尊处忧,养出一批蛀虫。
国库空虚也多半是被这批满州贵族们给吃空的,如今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在这些贵族眼里是看不见的。¢E·Z+小`说^网` ^无+错^内¨容^
他们只占着打江山的时候有多大的功劳,子子孙孙就该全国人民养着他们。
当初西爷还是皇子的时候,康熙便因着他一心为民之心,让他彻查国库欠银的事,为这事他便不知得罪了多少权贵。
这些权贵们手里有钱,当然也就掌握着社会资源,他们发动各种舆论,挖空心思地对胤禛造谣,诸如得位不正,酷吏暴政,不孝不仁……反正能黑的罪都戴在他头上。
为什么当时那么多大臣都力挺八阿哥当太子,甚至出现了百名大臣联名上书,让当时的康熙都大为震动。
正因为八王爷其实就是权贵们的代表,他代表着满州老派贵族们的利益,可想当时朝中这些贵族的势力有多广。
而康熙帝最终选择了胤禛当皇上,也是知道在他之后需要有一个立场坚定,手段狠辣的儿子来继承江山,否则再过几年,这大清的江山会被一批蛀虫给掏空。
只是若曦之前并不懂这些道理,她第一次穿越来的时候对清朝历史知道个大概,并没有深刻研究这背后的治世之学。
也是她上一世死后,回到现代,因为过分想念胤禛便将这段历史反反复复地研究了个遍,才了解这许多。
更是觉得当时的雍正是多么的不容易,他日夜不分的治理朝政,开启了清世宗改革,定下诸如“反对因循敬且”、“整顿贪腐,以利民生”、“反对朋党,为政务实”、“摊丁入亩”、“官绅纳粮”……等一系列的利民举措。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胤禛。
胤禛被她这一眼看了去,心里反而起了一丝慌乱:关于年妃的事好像躲不过了。
十三眼尖发现二人的小情绪,忙站起来准备跑路:“皇兄,臣弟己经吃饱了,我就先回了。”
胤禛嗯一声,又说:“设立军机处的事你回去再拟拟,明日我们再议。”
“是!”
十三拱手欠身,退了出去